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学考试备考资料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堂笔记(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堂笔记(8)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二节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础,是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

  《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是 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总政策,说明了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的地位。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这种立法常常成为一个国家的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因此它是一个国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在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一个发展趋势。

  从对局部或单个环境要素的保护发展到把人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作为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

  ⒈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⒉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等。

  这样的列举规定把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部纳入了保护范围,从而确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完整对象。

  ⒊规定了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应采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⒋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要求和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的法律义务。

  ⒌规定了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和相应义务。

  ⒍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督管理的权限和任务。

  ⒎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⒏规定了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四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它以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具体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一般都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的地位。

  按调整的社会关系分为如下四类:

  ⑴土地利用规划法; ⑵环境污染防治法 ⑶自然保护法;⑷环境管理行政法等。

  一、土地利用规划法

  通过国土利用规划实现工业、农业、城镇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与配置,是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本途径,也是贯彻防重于治原则的有效措施。包括国土整治、农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

  1、国土整治法(我国没有)

  国土整治法与区域规划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它在土地利用规划法中,居于牵头和基本法的地位。

  2、 农业区域规划法

  它是一种区域性规划法规,它的任务是对各地区的农业(包括林、牧、副、渔)进行总体规划,以解决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200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专章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保护,对农业区域规划予以规制。

  3、 城市规划法

  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综合部署的法规。它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城市管理的依据。任务是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

  4、村镇规划法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000年建设部发布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规范村镇的编制,提高村镇规划的质量。

  二、环境污染防治法

  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 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法是从污染控制法发展而来的。 在单行法规中,污染防治法占的比重最大。

  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质保护、噪声控制、废物处置、农药及其他有毒物品的控制与管理,也包括其他公害如振动、恶臭、放射性、电磁辐射、热污染、地面沉降等法规

  已陆续发布的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管理条例等。

  三、自然保护法

  自然保护就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资源免受破坏,以保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从我国当前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下列情况看,自然保护立法越来越显得重要。

  ⑴我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⑵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生产的状况影响到国计民生和整个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⑶中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人口基数大,资源水泵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加强自然保护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四、环境管理行政法规

  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通常表现为行政管理活动,并且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程序等作出规定。

  第五节 环境标准

  我国有五类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5、环境基础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1973年制定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制定综合性和行业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形成了以行业标准为主、综合性标准为辅的排放标准体系。

  三、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和样品标准

  第六节 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有关规定:

  30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存储、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

  31条规定: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未按规定报告的,处5日以下拘留,故意隐瞒不报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

  58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63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自学考试公共英语(二)课程不规则动词表

更多信息请访问: 自学考试频道   自考英语频道   自考英语论坛   自学考试论坛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自学考试资格查询

自学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自学考试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