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16-03-31 15:02:27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841收藏552

成人高考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摘要】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为方便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2016年成人高考考试,特地整理成考相关模拟试题,并附解析与参考答案,本文为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各位考生通过练习题

  【摘要】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为方便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2016年成人高考考试,特地整理成考相关模拟试题,并附解析与参考答案,本文为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各位考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自己。更多试题和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或【ctrl键+D】手动收藏此页面。

  一、选择题

  1.《西厢记》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2.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是(  )

  A.《西厢记诸宫调》

  B.《会真记》

  C.《全本西厢记》

  D.《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3.曲兴盛于(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长亭送别》一折戏中的主要人物是(  )

  A.崔莺莺

  B.张珙

  C.红娘

  D.老夫人

  5.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更强烈的曲词是(  )

  A.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B.有梦也难寻觅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6.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  )

  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

  7.“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中后句的意思是(  )

  A.可怜眼前的我

  B.爱眼前的我

  C.可怜眼前的新人

  D.爱眼前的新人

  8.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A.元杂剧

  B.明杂剧

  C.说唱文学

  D.传奇

  9.《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A.慷慨悲凉

  B.沉郁顿挫

  C.明白晓畅

  D.优美雅致

  二、填空题

  1.王实甫,名_________,是元代前期杰出的_________作家。

  2.《西厢记》,故事原出唐代_________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脱胎于金代_________的《西厢记诸宫调》。

  3.《长亭送别》选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_________。

  4.“晓来准染霜林醉,_________。”

  5.“但得一个并头莲,_________。”

  6.“_________,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柳丝长玉骢难系。

  2.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3.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

  4.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5.蹙愁眉死临侵地。

  6.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7.清减了小腰围。

  8.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

  9.煞强如状元及第。

  10.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11.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12.寻思起就里。

  13.将来的酒共食。

  14.虽然眼底人千里。

  15.笑吟吟一处来。

  16.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17.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18.谨赓一绝,以剖寸心。

  四、简答题

  1.《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旦唱”的“旦”是指谁?“云”是什么意思?

  2.“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现作用?

  3.本折戏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4.本折戏的主题是什么?

  5.简述本折戏的语言特色。

  6.简要说明本折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五、分析题

  1.阅读《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曲,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什么关系?

  (2)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这段曲词抒发了莺莺怎样的感情?

  2.阅读《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曲,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迤迪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1)能够总括本曲内容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2)“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两句,在情与景的关系处理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亳,减了玉肌”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心情?

  3.阅读《长亭送别》中[幺篇]一曲,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1)“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一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2)“并头莲”一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

  4.阅读《长亭送别》中[朝天子]一曲,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1)“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中包含着哪两个比喻?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含义是什么?这两个典故出自何处?

  (3)这段曲词表现了崔莺莺的什么精神?

  (4)从这段曲词看,造成莺莺与张生别离的原因是什么?

  5.阅读《长亭送别》最后两益,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这三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情?

  (2)怎样理解“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这两句的内容?

  (3)“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好处?

  编辑推荐: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专项习题:五代史伶官传序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专项习题:答司马谏议书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专项习题:秋水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一词多义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环球网校编辑为您搜集整理了(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下载更多模拟试题可登录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或到成人高考论坛,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摘要】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为方便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2016年成人高考考试,特地整理成考相关模拟试题,并附解析与参考答案,本文为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各位考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自己。更多试题和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或【ctrl键+D】手动收藏此页面。

  参考答案:

  —、1.B2.D3.C4.A5.C6.D7.D8.A9.D

  二、1.德信,杂剧;

  2.王实甫

  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4.元稹;董解元

  5.《西厢记》

  6.总是离人泪

  7.煞强如状元及第

  8.蜗角虚名

  三、1.拴住

  2.请,央求

  3.擦

  4.只须

  5.形容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的痴呆模样。

  6.含泪。阁通“搁”,这里指含着、忍住的意思。

  7.消瘦

  8.深知

  9.远胜似

  10.极短的时间,片刻

  11.应试

  12.内情

  13.拿。“将来的”就是拿来的

  14.眼前

  15.一起

  16.不要;书信。

  17.他乡的女子;淹留不走。

  18.续作;表白。

  四、1.“旦”指崔莺莺。“云”是道白的意思。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比喻极虚浮、极微小的功名利禄。老夫人逼迫张生上京应试、考取功名,竞将一对情人活活拆散,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崔莺莺将科举功名视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3.用了双重比喻的手法:一是将酒明喻为水,写酒无味,来表现莺莺无心饮酒;二是将酒暗喻为相思泪,表现了莺莺的离愁别恨。

  4.用的是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前句是夸张人的消瘦,后句是夸张泪之多、恨之高。这二句不仅整齐优美,而且通过夸张,强烈地突出了人物的离愁别恨,十分感人。

  5.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与以崔、张二人为代表的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功名利禄、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6.揭露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对人性的摧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鄙弃功名利禄、对爱情真挚专一的叛逆精神。

  7.本折戏的语言优美雅致。主要表现在:(1)语言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又有强烈的文学意味,具有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做到了雅俗相济。(2)典故、对偶、排比、叠字的大量使用,使曲词不仅秀美优雅、含蓄蕴藉,而且浅显通俗、贴切自然。

  8.本折戏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写了崔莺莺的离愁别恨。主要表现在:(1)展示暮秋黄昏凄清悲凉的景色,以此来烘托渲染人物的离愁,使人物的离愁别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浓重。(2)不少唱词既是情语,也是景语。有的寓情于景,如【端正好】;有的情中设景,如【滚绣球】;有的以景托情,如【一煞】。

  五、1.(1)前四句所写的都是典型的秋景,这些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与送别的离愁别绪和谐一致,渲染了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的愁情。

  (2)首先,后两句将霜叶红说成是离别人的泪水染成的,这是把感情移植到景物上的移情法,构思巧妙,表达感情形象真切。其次,作者把霜叶红比做醉人脸红,暗示出离人难以自持的情态,是十分巧妙的暗喻。

  (3)抒发了莺莺离愁别恨的情感。

  2.(1)总括本段曲词的关键句是:“此恨谁知!”

  (2)采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是情中设景,以情造景。

  (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莺莺为离别将临而伤感的心情。

  3.(1)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2)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其含义是比喻夫妻成双,恩爱永远。

  4.(1)这几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是两重比喻。一是将酒明喻为水,写酒无味,用以表现莺莺无心饮酒。二是将酒暗喻为相思泪,这是缘情生喻,用以表现莺莺的别离之恨。(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比喻极虚浮、极微小的功名利禄。老夫人逼迫张生去追求科场功名,竟将一对情人活活拆散,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严重束缚,也表现出莺莺对科场功名的鄙弃。“蜗角虚名”出自庄周《庄子•则阳》篇;“蝇头微利”出自班固《难庄论》篇。

  (3)表现了崔莺莺追求自由爱情、鄙弃功名利禄的叛逆精神。

  (4)崔莺莺与张生离别的原因是老夫人用封建的功名利禄的观念造成了鸳鸯分离的愁与恨。

  5.(1)这三句采用了以景托情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离愁别恨的心情。

  (2)这两句是说张生渐去渐远,夕阳古道上已听不到情人话语,禾黍秋风中马的嘶叫声更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萧飒、悲凉。作者以景托情,委婉、细腻地表达出莺莺的离愁别情。

  (3)这两句的好处在于,作者将抽象的愁情、烦恼,化为有重量的物,说它用大小车儿也载不起,这便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地表现出莺莺的离愁别恨的无比沉重。

  编辑推荐: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专项习题:五代史伶官传序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专项习题:答司马谏议书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专项习题:秋水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一词多义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环球网校编辑为您搜集整理了(成人高考大学语文《长亭送别》考题及参考答案),下载更多模拟试题可登录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或到成人高考论坛,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成人高考资格查询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成人高考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成人高考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