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
第一篇 先秦文学
第一章:古代神话与远古歌谣
神话是“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1)现实性;(2)艺术性;(3)不自觉性(历史性)
我国记载神话的比较多的书籍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比较著名的神话有:夷羿射日、鲧禹治水
我国远古神话与外国古代神话比较,有如下几个特点:
1、记载零散,并多有异说;
2、多被历史化,与传说难分;
3、我国的神话从思想上说,比较突出为公、为群的精神;
4、赞美勤劳与创造发明。
“歌”的第一首是《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写了以弹追赶野兽的情景。
逯氏在“杂辞”部分,所录的第一首是《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每年十二月合祭众神。《蜡辞》是祭神时唱的,表现了人们的愿望:土地不要流失,水不要泛滥,昆虫不要作恶,草木回到它该生长的地方。
远古歌谣比较多保留在《周易》中。《周易》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著作,是占筮的参考书。
《周易》诗歌的特点是:1、基本上是叙事的;2、内容广泛;3、描写细腻,运用赋、比、兴、衬托等表情达意的手法。
第二章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共305篇。经周王廷乐官的加工编辑成书。
全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包括《国风》160篇,是十五个地区的民歌,主要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雅》105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是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场合演奏的官乐,作者主要是贵族官吏,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宴饮游猎,也有批评讽刺;《颂》(分为国颂、鲁颂、商颂)40篇,是在宗庙演唱的祭歌,内容多是对先君先祖的祭祀、祈祷。《小雅》中另有 6篇“笙诗”,仅存诗题,不在305数。
宋人郑樵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诗经》的思想内容:
1、反映周民族的发展史: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篇,具体反映了周民族的兴起、生产、信仰、迁居、发展,直到建立周朝,统一天下。周民族的发展,①从母系到父系为中心的过渡;②从游牧为主到农业为主;③从穴居到室居的变化;④从邰到豳再到定居于周,进而打败商族而统治中国,建立周朝。
2、反映了战争及其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豳风中的《东山》与《破斧》,就形象具体地抒发了这种感情。《秦风》的《无衣》表现得同仇敌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参军诗,《邶风》的《击鼓》则是长期征战在外而不得归家的怨歌。
3、揭露和批判当时的社会黑暗:最强烈的是《魏风》中的《伐檀》和《硕鼠》。
4、反映了当时的婚姻恋爱:害怕种种议论而叫爱人不要来私会的《将仲子》,弃妇控诉的《氓》和《谷风》等。
5、农业诗:贵族家奴劳动的《采蘩》。
6、其他
《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开创了文学中“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写实精神。
(1)深刻地揭露了西周及春秋前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伐檀》
(2)较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七月》
(3)从《诗经》可以真实地看到当时的历史现实。
2、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手法。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前三者是《诗经》的体式,后三者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直接的刻画描写,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如《采薇》。比,一般说就是比喻,有明喻,有隐喻。目的都在于要把所写的对象的本质或者形状形象具体地刻画出来。如《魏风。硕鼠》。兴又叫起兴或发端,从别的事物写起,引到所要表达的意思上来,带有引起联想的意味。如《关雎》。
3、重章叠句的歌唱形式。
后一章与前一章的结构相同,文字也大致相同,只改变了几个字,叫重章叠句。如《王风?采葛》,《戚岂》
4、篇章句式既有定式,又灵活多变。如《氓》。《诗经》的句式以四句为主,代表了其时诗歌的基本句式。也有一、二、三、五、六、七、八言的,如《郑风?溱洧》
诗学四家:在汉代,流传的诗学有四家:(1)毛诗;(2)鲁诗;(3)齐诗;(4)韩诗。毛诗是《诗经》现存最古的解释本,其他的均已失传。
最新资讯
- 考前必背!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高频考点2024-10-19
- 自考报考策略:科学搭配科目,加速毕业进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语科目应该如何复习?2024-05-03
- 备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学考试考前要做哪些准备?2024-03-31
- 考前备考冲刺!自考如何一次就过?2024-03-30
- 考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024-03-25
- 备考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考点汇总2024-03-25
- 自考可以从哪些维度进行备考?2024-02-17
- @自考生,这里有备考技巧2024-02-17
-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方法!建议收藏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