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22)
第三节 社会控制
1. 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 社会控制的内容:包括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3. 社会控制的特点: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4.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①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②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③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5. 社会控制的类型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宏观控制: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制度化控制: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
非制度化控制: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包括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社会舆论控制。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控制,规章制度,习俗,道德控制。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6. 社会控制的方式:
①法律控制:由国家强制力推行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②道德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③习俗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④宗教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能够对其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
7. 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应避免社会过控和失控,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社会失控: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更多信息请访问:自学考试频道 自学考试论坛
最新资讯
- 考前必背!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高频考点2024-10-19
- 自考报考策略:科学搭配科目,加速毕业进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语科目应该如何复习?2024-05-03
- 备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学考试考前要做哪些准备?2024-03-31
- 考前备考冲刺!自考如何一次就过?2024-03-30
- 考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024-03-25
- 备考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考点汇总2024-03-25
- 自考可以从哪些维度进行备考?2024-02-17
- @自考生,这里有备考技巧2024-02-17
-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方法!建议收藏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