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21)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1. 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差异行为等。
2. 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3. 偏差行为的类型
(1)按照表现方式分为
①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如偷抢/强奸/杀人/自杀。
②偏差习惯: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如打麻将。
③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④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变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2)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分为: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①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②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如交通违章,考试作弊。
③违规行为: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不适应行为,不从众、不道德行为。
4. 偏差行为的功能
负功能:①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②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③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④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正功能: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②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③有助于社会预警
④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1. 生物学解释(隆布罗梭和谢尔顿):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查理斯戈林发现。
2. 心理学解释(费洛伊德):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偏差者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主要从个人层面出发解释偏差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人产生偏差行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特定的偏差行为的个体发生机制。
3. 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1)失范理论:(涂尔干,默顿)认为是社会失范导致了个人的偏差行为。
(2)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3)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更多信息请访问:自学考试频道 自学考试论坛
最新资讯
- 考前必背!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高频考点2024-10-19
- 自考报考策略:科学搭配科目,加速毕业进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语科目应该如何复习?2024-05-03
- 备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学考试考前要做哪些准备?2024-03-31
- 考前备考冲刺!自考如何一次就过?2024-03-30
- 考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024-03-25
- 备考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考点汇总2024-03-25
- 自考可以从哪些维度进行备考?2024-02-17
- @自考生,这里有备考技巧2024-02-17
-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方法!建议收藏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