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复习资料4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
收藏
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2.3.4 Vsual Foxpr数据库管理系统
1.VFP的基本概念
(l) 数据表。数据表简称为表,是VFP中最重要的操作对象。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它总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表文件的存取名称就是关系名,文件的扩展名是DBF。
(2) 数据库。在VFP中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数据表(或者简称表)。在关系数据库中,可以包含若干个表(以及视图) 。数据库也可作为一个文件存放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其扩展名是DBC。
(3) 索引。索引实际上是对数据表的排序,但是它不改变数据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而是另外建立一个索引对应列表。
(4) 关键字。关系中的码在数据表中一般叫做关键字,主码叫做主关键字。因为在数据表中,属性叫做字段,所以关键字就是能够惟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如果一个字段不能成为当前表的关键字,但却是另一个数据表的关键字,那么这个字段就称为外来关键字。
(5) 视图。视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它往往由一个或多个表(或视图) 中的部分字段或部分记录组成。但是视图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只是在数据库中存放了相应的关系。
(6)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实际上是封装在数据库中的一个命令(程序) 文件。其中可以包含系统为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保护、安全、链接、查询、视图及关联等功能,而自动或人为设计的若干程序过程段及函数等。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3.1 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3.1.1 系统开发的任务
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开发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在计算机领域中,人们经常用“系统开发” 一词来概括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从项目提出直到运行、评价为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又称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或简称为“系统设计”。
3.1.2 系统开发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应用软件系统。与一般硬件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处理的程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高
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3.质量要求高
4.产品是无形的
5.历史短,经验不足
3.2 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系统工程是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深入分析系统的特征,根据系统发展的规律来建立系统,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其要点如下:
3.2.1 系统的目的性
应明确系统开发的目的,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3.2.2 系统的整体性
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
系统开发采取整体化开发形式。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详细了解原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包括各种处理的物理细节,得出原系统的物理模型。
二是对原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综合和抽象,去掉物理细节,分析原系统的逻辑功能,得出原系统的整体逻辑模型。
三是对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补充管理需要的、人工系统难以实现的新的功能,形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新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四是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确定新系统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新系统“如何做”的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由原系统物理模型,到原系统逻辑模型和计算机化逻辑模型,再到计算机化物理模型的过程。
3.2.3 系统的相关性
分析系统的相关性,根据分解-协调的原则由顶向下发展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 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和,其功能应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总和还要大得多。
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系统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又可分解为更细一级以子系统。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
根据上述特性,发展了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要点是“自顶向下” 地开发系统,分期分批进行子系统的开发,“由底向上”实施,先实现某些子系统再逐步实现总的目标和功能。因此,在系统开发中“由顶向下”是主导原则,“由底向上”是辅助原则。
3.2.4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应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开发易扩展、易维护的系统。
3.2.5工作成果文档化,图表规范化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要及时按照一定规范产生各种文档,做到工作成果文档化、图表规范化。这些文档有以下重要作用:
其一,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各种调查分析的结果和设计的技术细节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以供查阅和核对。
其二,开发人员之间、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可利用书面的、超越各自专业的共同语言--文档的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流。
其三,系统开发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后一阶段的工作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前期工作文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文档的形式以图表为主,其表达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比文字叙述简洁、形象、效果真实。但所用的图表应当规范化、标准化。
3.3 系统开发的方法
3.3.1 生命周用法
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步骤。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1) 系统分析。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根据用户提出的建立新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是使系统开发达到合理、优化的重要阶段,这阶段工作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到新系统的质量和经济性,它是开发成败的关键。
(2)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并提出系统配置方案。继而对物理模型进行详细的设计。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最后,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3) 系统实施。系统实施包括:按照物理模型实现应用软件的编制和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切换、系统交付使用以及运行后的系统维护和评价等工作。
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
(1) 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它采用“自顶向下” 的原则分析和设计系统,首先解决全局问题,强调在系统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解决方案。
(2)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这样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与控制,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这种方法的一些缺陷:
(1) 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
(2) 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3.3.2 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其开发过程是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
l.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用户参与积极性高
3.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
由于原型法需要快速形成原型和不断修改演进,要求系统的可变更性好,易于修改,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有形成原型和修改原型的支撑工具,如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各种图表的生成器、计算机数据字典、程序生成器等。这些支撑工具正在研制与完善中,其发展对原型法的推广使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3.3.3 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有两点重大突破。
1.操作与数据共同封装
所谓“对象”就是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在面向对象技术里,将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数据表征了对象的状态,操作则是在外界激发下使数据的状态改变。这里激发的因素就是对象间的通信,称为消息。对象接收某则消息后,对属性(数据) 进行操作。
2.类与继承机制
“类”就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大部分组成。“类说明”统一描述对象类的结构。应遵守的约束规则以及执行的操作。而“类实现”则由开发人员掌握。
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继承性使面向对象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因而有利于软件系统的维护。
3.3.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是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CASE技术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CASE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能实现一个具有快速响应、专用资源和早期查错功能的交互式开发环境。
二是对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
三是通过强有力的图形接口,实现直观的程序设计。
3.3.5 开发方法的选择
原型法需要软件支撑工具快速形成原型,并不断地与用户讨论、修改,最终建立系统。要将这种方法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所有环节是不适宜的。因此,它主要用于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统或局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的描述到应用软件结构的转换,特别适合于小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
在大型系统的开发中,常常不是采用一种开发方法,而是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目前较全面支持大、中型系统整个过程开发的方法,其他方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都只能作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暂时还不能代替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系统开发的方法随着系统开发工具的不断改进,正在逐渐完善,本节列举的各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经常可以混合使用。
3.4 系统开发的方式
目前,我国企业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这种开发方式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和自己的开发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是:
(1) 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2) 系统维护容易。(3) 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是: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2) 难于摆脱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3) 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2.委托开发
利用外部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公司,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企业应当事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委托开发的单位提出系统开发任务书,明确新系统的目标、范围和总的功能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派出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监督控制工作的进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这种开发方式的优点是:开发周期短;企业不必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择了好的开发单位,企业能密切配合系统开发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现代信息处理要求,则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其缺点是:委托开发由于要由软件公司对企业的系统进行专门的开发,用于外部的费用很高;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困难。
3.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
其主要优点是:在合作开发中,可发挥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强,本企业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共同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适用性又强的系统;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4.购买应用软件产品
购买商品化应用软件产品的主要优点是:
(1) 软件产品可靠性、稳定性高。
(2) 反映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
(3) 开发周期短。
(4) 费用比较低。
购买商品化软件的主要缺点是:
(1) 系统实施费用较高。
(2) 系统维护困难。
商品化软件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将成为系统建立的主要方式。
3.5 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3.5.1 系统开发的组织
1.系统开发领导小组
系统开发领导小组应由企业负责人来主持,小组成员应包括1名公司副经理、系统开发项目组长、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师,以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共约5-7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针策略;指导项目小组的工作;批准项目计划;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发展情况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控制开发进度。领导小组的职责范围如下:
(1) 提出建立新系统的目标和总策略。
(2) 指导项目小组工作,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
(3) 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
(4) 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
(5) 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
(6) 委任计算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
2.系统开发项目组
项目小组直接负责系统开发的具体企业工作。项目小组成员由三类人员组成,即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在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
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素质如下:
(1) 系统分析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评价该企业开发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负责对新系统的安装、测试和技术文件的编写。他们不仅应当具备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知识,懂得企业管理的业务,还应当了解现代化管理方法以及各种经济数学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应当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上述知识的能力。
此外,他们应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应具有概括能力、逻辑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系统
(2) 程序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系统分析师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编制程序、调试程序、修改程序直到新系统投入运行。
(3) 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系统开发的企业管理人员代表用户,在实际工作中提出用户的需求,一方面对开发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他们应按照新系统的要求,组织管理基础工作的整顿,提供新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
3.5.2 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工作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支持环境,如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完整化,应用人员的培训,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配置,计算机房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只有这些工作完成以后,信息系统才能正常运转。
第四章 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4.1 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4.1.1 系统规划的目的
对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2.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
企业是由众多的部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门有自己的功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相互联系。
3.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
4.1.2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两大部分。战略性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划,执行性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化和细化。
1.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
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就是要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构关系,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
2.企业信息系统的执行性规划
企业信息系统执行性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落实,主要内容如下:
(1) 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首先要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确定系统界面,系统与外部的信息联系;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与企业其他计算机的应用。
(2) 系统运行环境描述。它是说明系统运行在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与条件,包括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变革的设想、业务流程重组及组织机构的变化、职能调整的设想。
(3) 信息系统的硬件与系统软件配置。它是说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配置要求,系统软件的配置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系统配置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系统的总投资,有利于领导对是否开发信息系统进行决策。
(4) 系统开发计划。在计划中要确定系统开发策略(即系统开发的方式与方法) ,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的优先顺序及每阶段投入资源的预算,系统运行环境的形成与优化方案。
4.1.3诺兰模型
美国老师诺兰(R. L. Nolan)提出了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诺兰模型 六个阶段模型。
1.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引入少数的计算机主要起到宣传、启蒙的作用,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注重学习技术,不求实际的效益。
2.普及阶段
此时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一些初期尝试的成功,使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开始产生了实际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的兴趣。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
3.控制阶段
此时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逐渐多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全局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人们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
4.集成阶段
人们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切实地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5.数据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水平上,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常信息处理工作已经普遍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作为日常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投资开始见效。
6.成熟阶段
在日常数据已经进入计算机的条件下,人们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充分利用,从而使决策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发挥对各级决策的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充分发挥出来。
4.2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4.2.1 战略集合转移法
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 是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该方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和阐述企业的战略集,首先考察企业是否有写成文的战略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这个战略集。可以采用下述步骤:
一是描绘出企业有关的各类人员的结构,如企业股东。供应商、顾客、管理者等不同集团。
二是识别每种集团的目标。
三是识别每种集团的使命及战略。
第二步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MIS战略集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及战略计划。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分析员可提出MIS执行计划。
4.2.2 关键成功要素法
所谓的关键要素,就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关键要素是企业IT支持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投资最先予以保证、质量要求最高的环节。
CSF分析包括四个步骤:
一是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二是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可以借助因果关系树等方法来辅助分析。
三是确定关键要素。这需要对所有成功因素进行评价,判断它们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力,找出影响力大的因素,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来辅助分析。
四是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给出每个关键要素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标准。
4.2.3 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的基本出发点是:必须让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
BSP方法实现的主要步骤有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等。
第一步是定义企业目标,要在企业各级管理部门中取得一致的看法,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使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目标。
第二步是要定义企业过程,这是因BSP方法的核心。所谓企业过程就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企业过程演绎了企业目标的完成过程,又独立于具体的组织机构变化,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
第三步是定义数据类,即认识这些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具体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认识数据的共享要求和数据政策,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系统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管理的要求。
第四步是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即对数据资源和信息流程进行合理组织的方案,具体包括识别出系统和各个子系统,以及它们所支持的企业过程,从而将企业目标转化成信息系统的目标。
4.3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内容是进行初步调查,综合考察企业和环境状况,信息处理状况和问题,建立新系统的资源的状况,以及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建立新系统的支持程度等情况。明确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对系统的执行性规划进行审定和可行性分析,初步评价解决问题的几种设想和方案,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提出建议。
4.3.1 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可行性分析小组需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企业和环境概况
它包括企业发展历史、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规模、产品结构和水平、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人员数量及结构、设备情况、组织机构、地理分布、客户特点及分布、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同行业发展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
2.信息处理状况
它主要指调查企业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量、信息处理的过程与能力、人员状况、技术条件(包括计算机应用情况) 、工作效率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行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哪些是关键问题、用户的真实要求及为什么要采用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代替现行系统、用户期望新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等。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为建立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或者准备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以及其来源的情况。
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4.3.2 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系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应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1.经济的可行性
它主要是指进行系统的投资/效益分析。新系统的投资包括硬件、系统软件、辅助设备费、机房建设和环境设施、系统开发费、人员培训费、运行费(包括硬件、软件维护,计算机系统人员的工资,日常消耗物资的费用) 等。系统的效益主要从改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计划和控制、快速处理信息、改善顾客服务、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将初步算出的新系统可能获得的年经济收益,与系统投资相比较,从而估算出投资效果系数和投资回收期。根据估算的直接经济效果和各种间接效益,评价新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
2.技术的可行性
经过经济分析,在确定企业准备投资多少来达到系统的目标之后,再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评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的配置、网络系统性能和数据库系统等,能否满足新系统目标的要求,并对达到新系统目标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此外,还应分析开发和维护系统的技术力量,不仅考虑技术人员的数量,更应考虑他们的经验和水平。
3.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系统的建立要考虑社会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要考虑改革不适合新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可行性,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律上的可行性(如保密、拷贝、转让的限制) 等。此外,对新系统运行后将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也应加以分析。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现行系统概况,包括企业目标、规模、组织结构、人员、设备、效益等。
.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
.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对所提供技术的评估,分析使用规划中所提供的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运行对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变更的要求,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的改革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
.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会议论证。会议除企业领导、企业各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系统分析人员以外,还应邀请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老师参加,充分讨论,提出下一步行动的建议或修改意见。结论可以是下列四种之一:
(l) 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
(2) 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如资金、技术、管理) 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3) 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4) 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终止工作。
第五章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掌握现行系统全面和真实的情况,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等。
5.l 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现状调查是在所确定的系统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一切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彻底掌握现行系统的工作状况,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和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
现状调查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召开调查会、个别交谈、发查表收集书面意见、调查人员直接参加业务实践、请管理人员给组介绍情况、查阅企业的有关资料等。
在现状调查及以后的系统分析工作中,将要用到一系列描述、分析现行管理系统和新的目标系统的工具(各种图、表和方法)。
现状调查应“自顶向下”、由抽象到具体地进行,调查内容有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关联状况、系统业务流程、系统数据调查等几个方面。
1.VFP的基本概念
(l) 数据表。数据表简称为表,是VFP中最重要的操作对象。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它总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表文件的存取名称就是关系名,文件的扩展名是DBF。
(2) 数据库。在VFP中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数据表(或者简称表)。在关系数据库中,可以包含若干个表(以及视图) 。数据库也可作为一个文件存放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其扩展名是DBC。
(3) 索引。索引实际上是对数据表的排序,但是它不改变数据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而是另外建立一个索引对应列表。
(4) 关键字。关系中的码在数据表中一般叫做关键字,主码叫做主关键字。因为在数据表中,属性叫做字段,所以关键字就是能够惟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如果一个字段不能成为当前表的关键字,但却是另一个数据表的关键字,那么这个字段就称为外来关键字。
(5) 视图。视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它往往由一个或多个表(或视图) 中的部分字段或部分记录组成。但是视图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只是在数据库中存放了相应的关系。
(6)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实际上是封装在数据库中的一个命令(程序) 文件。其中可以包含系统为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保护、安全、链接、查询、视图及关联等功能,而自动或人为设计的若干程序过程段及函数等。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3.1 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
3.1.1 系统开发的任务
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开发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在计算机领域中,人们经常用“系统开发” 一词来概括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从项目提出直到运行、评价为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又称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或简称为“系统设计”。
3.1.2 系统开发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应用软件系统。与一般硬件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处理的程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高
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3.质量要求高
4.产品是无形的
5.历史短,经验不足
3.2 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系统工程是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深入分析系统的特征,根据系统发展的规律来建立系统,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其要点如下:
3.2.1 系统的目的性
应明确系统开发的目的,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3.2.2 系统的整体性
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
系统开发采取整体化开发形式。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详细了解原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包括各种处理的物理细节,得出原系统的物理模型。
二是对原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综合和抽象,去掉物理细节,分析原系统的逻辑功能,得出原系统的整体逻辑模型。
三是对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补充管理需要的、人工系统难以实现的新的功能,形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新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四是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确定新系统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新系统“如何做”的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由原系统物理模型,到原系统逻辑模型和计算机化逻辑模型,再到计算机化物理模型的过程。
3.2.3 系统的相关性
分析系统的相关性,根据分解-协调的原则由顶向下发展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 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和,其功能应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总和还要大得多。
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系统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又可分解为更细一级以子系统。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
根据上述特性,发展了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要点是“自顶向下” 地开发系统,分期分批进行子系统的开发,“由底向上”实施,先实现某些子系统再逐步实现总的目标和功能。因此,在系统开发中“由顶向下”是主导原则,“由底向上”是辅助原则。
3.2.4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应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开发易扩展、易维护的系统。
3.2.5工作成果文档化,图表规范化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要及时按照一定规范产生各种文档,做到工作成果文档化、图表规范化。这些文档有以下重要作用:
其一,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各种调查分析的结果和设计的技术细节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以供查阅和核对。
其二,开发人员之间、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可利用书面的、超越各自专业的共同语言--文档的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流。
其三,系统开发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后一阶段的工作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前期工作文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文档的形式以图表为主,其表达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比文字叙述简洁、形象、效果真实。但所用的图表应当规范化、标准化。
3.3 系统开发的方法
3.3.1 生命周用法
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步骤。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1) 系统分析。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根据用户提出的建立新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是使系统开发达到合理、优化的重要阶段,这阶段工作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到新系统的质量和经济性,它是开发成败的关键。
(2)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并提出系统配置方案。继而对物理模型进行详细的设计。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最后,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3) 系统实施。系统实施包括:按照物理模型实现应用软件的编制和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切换、系统交付使用以及运行后的系统维护和评价等工作。
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
(1) 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它采用“自顶向下” 的原则分析和设计系统,首先解决全局问题,强调在系统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解决方案。
(2)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这样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与控制,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这种方法的一些缺陷:
(1) 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
(2) 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3.3.2 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其开发过程是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
l.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用户参与积极性高
3.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
由于原型法需要快速形成原型和不断修改演进,要求系统的可变更性好,易于修改,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有形成原型和修改原型的支撑工具,如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各种图表的生成器、计算机数据字典、程序生成器等。这些支撑工具正在研制与完善中,其发展对原型法的推广使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3.3.3 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有两点重大突破。
1.操作与数据共同封装
所谓“对象”就是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在面向对象技术里,将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数据表征了对象的状态,操作则是在外界激发下使数据的状态改变。这里激发的因素就是对象间的通信,称为消息。对象接收某则消息后,对属性(数据) 进行操作。
2.类与继承机制
“类”就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大部分组成。“类说明”统一描述对象类的结构。应遵守的约束规则以及执行的操作。而“类实现”则由开发人员掌握。
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继承性使面向对象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因而有利于软件系统的维护。
3.3.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是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CASE技术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CASE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能实现一个具有快速响应、专用资源和早期查错功能的交互式开发环境。
二是对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
三是通过强有力的图形接口,实现直观的程序设计。
3.3.5 开发方法的选择
原型法需要软件支撑工具快速形成原型,并不断地与用户讨论、修改,最终建立系统。要将这种方法用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所有环节是不适宜的。因此,它主要用于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统或局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的描述到应用软件结构的转换,特别适合于小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
在大型系统的开发中,常常不是采用一种开发方法,而是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目前较全面支持大、中型系统整个过程开发的方法,其他方法虽然有许多优点,但都只能作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暂时还不能代替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系统开发的方法随着系统开发工具的不断改进,正在逐渐完善,本节列举的各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经常可以混合使用。
3.4 系统开发的方式
目前,我国企业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这种开发方式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和自己的开发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是:
(1) 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2) 系统维护容易。(3) 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是: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2) 难于摆脱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3) 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2.委托开发
利用外部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公司,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企业应当事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委托开发的单位提出系统开发任务书,明确新系统的目标、范围和总的功能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派出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监督控制工作的进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这种开发方式的优点是:开发周期短;企业不必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择了好的开发单位,企业能密切配合系统开发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现代信息处理要求,则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其缺点是:委托开发由于要由软件公司对企业的系统进行专门的开发,用于外部的费用很高;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困难。
3.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
其主要优点是:在合作开发中,可发挥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强,本企业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共同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适用性又强的系统;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4.购买应用软件产品
购买商品化应用软件产品的主要优点是:
(1) 软件产品可靠性、稳定性高。
(2) 反映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
(3) 开发周期短。
(4) 费用比较低。
购买商品化软件的主要缺点是:
(1) 系统实施费用较高。
(2) 系统维护困难。
商品化软件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将成为系统建立的主要方式。
3.5 系统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3.5.1 系统开发的组织
1.系统开发领导小组
系统开发领导小组应由企业负责人来主持,小组成员应包括1名公司副经理、系统开发项目组长、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师,以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共约5-7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针策略;指导项目小组的工作;批准项目计划;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发展情况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控制开发进度。领导小组的职责范围如下:
(1) 提出建立新系统的目标和总策略。
(2) 指导项目小组工作,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
(3) 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
(4) 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
(5) 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
(6) 委任计算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
2.系统开发项目组
项目小组直接负责系统开发的具体企业工作。项目小组成员由三类人员组成,即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在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
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素质如下:
(1) 系统分析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评价该企业开发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负责对新系统的安装、测试和技术文件的编写。他们不仅应当具备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知识,懂得企业管理的业务,还应当了解现代化管理方法以及各种经济数学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应当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上述知识的能力。
此外,他们应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应具有概括能力、逻辑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系统
(2) 程序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系统分析师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编制程序、调试程序、修改程序直到新系统投入运行。
(3) 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系统开发的企业管理人员代表用户,在实际工作中提出用户的需求,一方面对开发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他们应按照新系统的要求,组织管理基础工作的整顿,提供新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
3.5.2 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工作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支持环境,如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完整化,应用人员的培训,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配置,计算机房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只有这些工作完成以后,信息系统才能正常运转。
第四章 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4.1 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4.1.1 系统规划的目的
对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2.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
企业是由众多的部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门有自己的功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相互联系。
3.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
4.1.2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两大部分。战略性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划,执行性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化和细化。
1.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
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就是要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构关系,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
2.企业信息系统的执行性规划
企业信息系统执行性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落实,主要内容如下:
(1) 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首先要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确定系统界面,系统与外部的信息联系;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与企业其他计算机的应用。
(2) 系统运行环境描述。它是说明系统运行在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与条件,包括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变革的设想、业务流程重组及组织机构的变化、职能调整的设想。
(3) 信息系统的硬件与系统软件配置。它是说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配置要求,系统软件的配置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系统配置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系统的总投资,有利于领导对是否开发信息系统进行决策。
(4) 系统开发计划。在计划中要确定系统开发策略(即系统开发的方式与方法) ,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的优先顺序及每阶段投入资源的预算,系统运行环境的形成与优化方案。
4.1.3诺兰模型
美国老师诺兰(R. L. Nolan)提出了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诺兰模型 六个阶段模型。
1.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引入少数的计算机主要起到宣传、启蒙的作用,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注重学习技术,不求实际的效益。
2.普及阶段
此时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一些初期尝试的成功,使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开始产生了实际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的兴趣。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
3.控制阶段
此时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逐渐多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全局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人们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
4.集成阶段
人们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切实地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5.数据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水平上,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常信息处理工作已经普遍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作为日常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投资开始见效。
6.成熟阶段
在日常数据已经进入计算机的条件下,人们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充分利用,从而使决策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发挥对各级决策的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充分发挥出来。
4.2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4.2.1 战略集合转移法
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 是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该方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和阐述企业的战略集,首先考察企业是否有写成文的战略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这个战略集。可以采用下述步骤:
一是描绘出企业有关的各类人员的结构,如企业股东。供应商、顾客、管理者等不同集团。
二是识别每种集团的目标。
三是识别每种集团的使命及战略。
第二步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MIS战略集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及战略计划。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分析员可提出MIS执行计划。
4.2.2 关键成功要素法
所谓的关键要素,就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关键要素是企业IT支持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投资最先予以保证、质量要求最高的环节。
CSF分析包括四个步骤:
一是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二是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可以借助因果关系树等方法来辅助分析。
三是确定关键要素。这需要对所有成功因素进行评价,判断它们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力,找出影响力大的因素,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来辅助分析。
四是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给出每个关键要素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标准。
4.2.3 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的基本出发点是:必须让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
BSP方法实现的主要步骤有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等。
第一步是定义企业目标,要在企业各级管理部门中取得一致的看法,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使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目标。
第二步是要定义企业过程,这是因BSP方法的核心。所谓企业过程就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企业过程演绎了企业目标的完成过程,又独立于具体的组织机构变化,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
第三步是定义数据类,即认识这些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具体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认识数据的共享要求和数据政策,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系统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管理的要求。
第四步是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即对数据资源和信息流程进行合理组织的方案,具体包括识别出系统和各个子系统,以及它们所支持的企业过程,从而将企业目标转化成信息系统的目标。
4.3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内容是进行初步调查,综合考察企业和环境状况,信息处理状况和问题,建立新系统的资源的状况,以及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建立新系统的支持程度等情况。明确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对系统的执行性规划进行审定和可行性分析,初步评价解决问题的几种设想和方案,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提出建议。
4.3.1 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可行性分析小组需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企业和环境概况
它包括企业发展历史、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规模、产品结构和水平、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人员数量及结构、设备情况、组织机构、地理分布、客户特点及分布、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同行业发展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
2.信息处理状况
它主要指调查企业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量、信息处理的过程与能力、人员状况、技术条件(包括计算机应用情况) 、工作效率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行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哪些是关键问题、用户的真实要求及为什么要采用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代替现行系统、用户期望新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等。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为建立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或者准备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以及其来源的情况。
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4.3.2 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系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应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1.经济的可行性
它主要是指进行系统的投资/效益分析。新系统的投资包括硬件、系统软件、辅助设备费、机房建设和环境设施、系统开发费、人员培训费、运行费(包括硬件、软件维护,计算机系统人员的工资,日常消耗物资的费用) 等。系统的效益主要从改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计划和控制、快速处理信息、改善顾客服务、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将初步算出的新系统可能获得的年经济收益,与系统投资相比较,从而估算出投资效果系数和投资回收期。根据估算的直接经济效果和各种间接效益,评价新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
2.技术的可行性
经过经济分析,在确定企业准备投资多少来达到系统的目标之后,再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评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的配置、网络系统性能和数据库系统等,能否满足新系统目标的要求,并对达到新系统目标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此外,还应分析开发和维护系统的技术力量,不仅考虑技术人员的数量,更应考虑他们的经验和水平。
3.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系统的建立要考虑社会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要考虑改革不适合新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可行性,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律上的可行性(如保密、拷贝、转让的限制) 等。此外,对新系统运行后将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也应加以分析。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现行系统概况,包括企业目标、规模、组织结构、人员、设备、效益等。
.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
.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对所提供技术的评估,分析使用规划中所提供的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运行对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变更的要求,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的改革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
.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会议论证。会议除企业领导、企业各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系统分析人员以外,还应邀请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老师参加,充分讨论,提出下一步行动的建议或修改意见。结论可以是下列四种之一:
(l) 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
(2) 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如资金、技术、管理) 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3) 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4) 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终止工作。
第五章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掌握现行系统全面和真实的情况,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等。
5.l 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现状调查是在所确定的系统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一切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彻底掌握现行系统的工作状况,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和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
现状调查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召开调查会、个别交谈、发查表收集书面意见、调查人员直接参加业务实践、请管理人员给组介绍情况、查阅企业的有关资料等。
在现状调查及以后的系统分析工作中,将要用到一系列描述、分析现行管理系统和新的目标系统的工具(各种图、表和方法)。
现状调查应“自顶向下”、由抽象到具体地进行,调查内容有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关联状况、系统业务流程、系统数据调查等几个方面。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2017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模考(11.17)2016-11-18
- 自考《英语(一)》真题练习:填句补文(9.8)2016-09-08
- 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练习:《论毅力》(9.8)2016-09-08
-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考建设项目管理试题2013-08-02
- 2013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必备二2013-04-18
- 2013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必备一2013-04-18
- 2009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税制试题2009-04-27
- 自考英语二模拟题精选集2009-02-27
- 自考前突击宝典招术分析提高的三层台阶2009-01-04
-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学考试美术教育学试题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