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教师资格历年试题 >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真题答案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真题答案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5日 02:53:14 来源:环球青藤 点击量:200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已于上周末举行,为帮助各位考生准确估分,环球青藤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真题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形成学习苏联的热潮,凯洛夫《教育学》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出版后风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将其作为教材,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教师也将其作为业务进修读物。故本题选C。

2.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中个体发展主要体现为

A.个性化与道德化

B.社会化与个性化

C.社会化与标准化

D.个性化与趋同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功能。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故本题选B。

3.“跳一跳,摘到桃”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理论依据是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范例教学理论

C.合作教育学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就是体现了此原理,故本题选A。

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认为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C。。

5.学校教育制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

A.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

B.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

C.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

D.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故D项正确。

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地测算、地形测绘、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以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题干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践锻炼就是实习作业法。故D项正确。

A项: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与题干不符。

B项: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

C项: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

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要素主义课程论

D.永恒主义课程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内容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代表人物是杜威,他提倡 “从做中学”。

8.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

A.以学习个体经验为主

B.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C.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以学习群体经验为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9.王老师在讲授“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以磷化氢的“自燃"现象,说明民间俗称“鬼火'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了“无神论"教育。王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贯彻的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D.启发性原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题干中老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无神论"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

10.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

B.传授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C.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D.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和首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1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指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培养良好品德。题干当中孟子的话正是实际锻炼法的体现。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2.教师向学生依次呈现一组单词,要求他们记住,随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单词更容易被回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记忆的因素。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现象。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前摄抑制是指前面所学知识对后面所学产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面所学知识对前面所学产生的干扰作用。题干描述就是近因效应。故B项正确。

13.阳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继时型

D.同时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题干中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表明该学说属于场依存型。A选项正确。

14.赵敏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有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请教。为了改变她的这一弱点,老师给她更多的鼓励和机会,当她主动提问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这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A.行为强化法

B.精神分析法

C.榜样示范法

D.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心理辅导。强化法则是通过训练,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给予一种好刺激。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例如小学教育里经常采用的小红花奖励。题干中老师利用鼓励的方式增加了赵敏主动发言的行为,正是采用了正强化的方式,故本题选A。

B项:精神分析学法通过对咨询对象(患者)过去的了解,了解接受咨询者的心理内部动力以及咨询对象(患者)与治疗医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对咨询对象的精神分析。主要是以研究人的潜意识为主。与题干不符。

C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

D项:系统脱敏法的创立者是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与题干不符。

15.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从教室外飞进来一只小鸟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朝向小鸟,这种现象属于

A.随意前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引起的。题干中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属于无意注意。故本题选C。没有随意前注意。B项,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不符题意。D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比如考试时集中注意。不符题意。

16.欣怡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不可变更的,并表现出对规则的服从。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欣怡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5-8岁),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服从权威,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欣怡认为规则不可变更并服从规则体现她处于这个阶段,故本题选B。

17.李伟同学在上课前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他就会认真听课,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现象是

A.结果期待

B.过程期待

C.社会期待

D.效能期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行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李伟同学课前对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而认真听课的判断属于效能期待。故本题选D。

18.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结果阶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故本题选B。

19.晓东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其父母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就奖励一部华为手机。于是他学习更加努力。晓东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外部动机

B.近景、内部动机

C.远景、外部动机

D.远景、内部动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题干中,“父母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就奖励一部华为手机”是外部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划分,可把学习动机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根据题干“期末考试”可知为近景性动机,故选A。。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等。

21.李利今天新学习了20个英文单词,放学后,他就一遍一遍地背诵,直至背会全部单词。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监控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信息如单词,数字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根据题干“一遍一遍地背诵”可知为复述策略。故本题选D。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题干】教学评价就是某一学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总评价。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学评价不仅仅包括学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学业成绩总评价。

23.【题干】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作用。但是教育的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因此,教育虽有自身发展规律,但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24.【题干】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负迁移作用。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

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其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不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因此,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既可能产生负迁移作用,也可能产生正迁移作用。

25.【题干】气质由遗传决定。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主要受生理因素制约,具有稳定性,因此,气质主要由遗传决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题干】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案】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7.【题干】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8.【题干】简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

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包括:

第一,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第二,知识并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第三,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学生观

第一,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第二,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4)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

29.【题干】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⑤为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利用相关课程和活动,进行创造性训练

①推测与假设训练;

②自我设计训练;

③头脑风暴训练;

④发散思维训练;

⑤直觉思维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8分,共计36分)

30.材料:

上学期初,我们班转来个学生叫王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不认真,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还常常旷课。

我对王伟定期家访。在家访时了解到,早在王伟读小学的时候,父母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便常给他零花钱去玩电子游戏以至于形成了网瘾。鉴于此,我建议王伟的父母多抽些时间来与他文流、沟通,并控制好他的零花钱,尽可能地限制他玩网络游戏

同时,我发动了全班同学利用各种报刊,网络收集资料,并召开了一次题为“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什么”的主题班会,通过激烈辩论,最终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弊远远大于利,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王伟在班会课后感中写道:“通过主题班会,我才真正意识到经常旷课上网是多么愚蠢。过去我对学习一直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我就常常逃课去上网了……”。

针对王伟的情况,我语重心长地与他谈心,并为他采取了一项措施:他每坚持一天不上网,就会有一位同学给他写上一句祝福或鼓励的话。我们班共有50个同学,有四十九颗火热的心愿意帮助他,我希望他不要辜负同学们的期望,王伟爽快地说:“没问题。”

此外,为了培养王伟对班集体的责任心,我与班委协商,让他担任学校清洁区卫生评分员,他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同时,同学们充分发掘王伟的特长,在每次出黑板报时,就把画报头和插图的任务交给他。班干部们也非常热心,主动担任王伟各科学习的辅导员,常常辅导他做作业。

一学期过去了,他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思想也有了很大进步。

【题干】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

(1)材料中的“我”贯彻了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我”通过与王伟语重心长的谈心,循循善诱,为他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而调动了他的积极主动性,体现了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的“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王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提高王伟的道德认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的“我”在针对王伟不爱学习、玩游戏的情况,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发动全班同学关心他、表扬他,在尊重的基础上要求他不上网,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材料中的“我”通过做家访,发动家庭力量,通过开班会,发动学校集体力量,保证对王伟的教育从空间上和时间上保持一致,体现了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材料中的“我”通过开班会,提高班集体对网络游戏的认识,通过发动全班同学对王伟进行关心、表扬、监督,过让王伟担任学校清洁区卫生评分员,赋予他一定的责任,体现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材料中的“我”发挥王伟的特长,将画板报的任务交给他,从而提高他的思想水平,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

综上所述,材料中的“我”遵循德育过程的规律,善于运用德育原则,值得大家学习。

31.材料:

初中开学第一天,七年级(1)班班主任李老师到班级开班会,她在点名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名字。

“上官文俐?”

“到!”

“你是不是有个姐姐叫上官文伶?”

“是的。”

“我记得上官文伶,她是我前几年带过的学生。她学习很努力,成绩优秀。平时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她,我看你和她长得非常像,在各个方面你也应该像她一样优秀。”

两个月后,班主任推荐地参加学校的中学生创新竞赛,结果她取得了好成绩。得到这个好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

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题干】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

(1)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影响称为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体现有:

①激励作用。教师采用激励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在驱动力这样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材料中老师表达了对上官文俐的期望,在这期望的激励下,上官文俐努力进步,使自己变得优秀体现了这一点。

②调整作用。当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就会产生认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共鸣。因此,教师期望效应具有调节师生之间关系的作用。材料中学生努力达到老师的期望,团结同学等体现了教师期望对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

③转化作用。教师期望需要教师关注、尊重、理解并相信每一位学生,转变以往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材料中老师推荐学生参加竞赛体现出对学生的信任,老师还认识到学生还有创新精神,接受学生新的优点体现了这一点。

④支援性作用。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表现出苦闷和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以心理支援,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2)教师期望效应对教育的启示:

①教师要对学生保持合理的期望。教师切不可对学生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或者是期望过低,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②接受每个学生都有其不足的地方。

③在课堂讨论时特别注意对高低成就学生的反应平等。

④反思在教学中有无种族、性别的刻板印象或偏见。

⑤相信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

⑥将注意力平均放在学生身上,让所有人都有参与感。

⑦监视自己非言语上的反应。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真题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分享到: 编辑:戚梦莹

职业考证申请领取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意向课程
点击领取

环球青藤

官方QQ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一键加群,免费领取大礼包,加群暗号:青藤。 一键加群

绑定手机号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加强实名认证机制要求,同时为更加全面的体验产品服务,烦请您绑定手机号.

预约成功

本直播为付费学员的直播课节

请您购买课程后再预约

环球青藤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环球青藤官方微信服务平台

刷题看课 APP下载

免费直播 一键购课

代报名等人工服务

课程咨询 学员服务 公众号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

扫描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