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EM考研时政热点:70年,中国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科技突破
70年,中国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科技突破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车云龙 全晓书)宽敞明亮的展厅内,1943年出生的毛女士停在一辆“解放”牌汽车前仔细打量,她的思绪一下回到了半个世纪前。
“我21岁大学毕业,就是坐着‘解放’牌汽车从南昌去省内其他城市实习的。”毛女士回忆道,由于途经盘山公路,山路崎岖,仅仅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仍需要两天才到。
1956年问世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产汽车。在毛女士参观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像“解放”牌汽车这样的“新中国第一”大约有150项,其中包括很多在科技领域的新进展、新突破。
打造更便捷的交通
谈到中国的发展变化,今年38岁的姜贞和毛女士一样,感触最深的就是交通越来越便捷。
“20年前从大连来北京上大学时,只能坐汽车,要花整整一夜。现在有了高铁,快多了,逢年过节回趟老家只用4个半小时。”姜贞说。
70年来,中国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除了城市内外,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早已延伸至崇山峻岭之间、高原荒漠之上。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建成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成功克服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取得了多项世界顶尖科技突破。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
在高铁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科研人员仍在不断探索更多的未来交通方式。今年5月,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标志着中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016年5月,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时速100公里的中低速磁浮线路在湖南长沙开通运营。截至今年8月底,长沙磁浮线路运送旅客1000多万人次。
研究人员对磁浮列车的前景充满信心。相比地铁,磁浮列车噪音较小、成本较低、线路规划更加灵活,可以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替代方案。
飞向更遥远的深空
姜贞带着儿子和父母同来观展。和长辈们相比,姜贞10岁的儿子对于高铁出行早就习以为常,令这个男孩大饱眼福的是展厅内造型各异的航天器模型。
“东方红一号”“风云一号”“神舟一号”“嫦娥一号”……各种被命名为“一号”的航天器模型记录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演变。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技术由此走向新纪元。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神舟一号”返回舱前,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杨万涛作为志愿讲解员,耐心地向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讲解着飞船返回舱的作用机理。
“大家对它的名称和作用非常感兴趣,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我告诉他们,‘神舟一号’搭载了青椒、西瓜、番茄等作物种子,进行了有趣的植物实验。”杨万涛说。
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姜贞的儿子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这些信息,“杨利伟”这个名字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痴迷航天的他希望自己将来有机会亲眼见证中国创造更多的太空探索“第一次”。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人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新突破。近年来,中国的月球探测任务和空间站建设计划更是引起了海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个展览很有意义,特别是对于‘90后’‘00后’来说很有必要,让我们对于自己未曾亲身体验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多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杨万涛说。
探索更健康智能的生活
在“1965年”展厅前,一位父亲正耐心地向他的孩子解释着复杂而有序的结晶牛胰岛素分子式模型。
那一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一大步,使中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这一基础科学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展览现场,沙眼衣原体的分离、人工心脏瓣膜的成功安置、青蒿素的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等医学领域重大科研进展,通过模型、录像以及AR技术等多种方式得以再现。
70年来,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健康水平。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35岁,在2018年已达到77岁。
今天,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为人们带来更加智能的生活。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体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展望。
宽敞的展厅被布置成未来的家,房间内的电视、空调、冰箱、电磁炉、蒸烤箱等家具被智能控制中枢连成一个整体,其功能和使用情况可以投影到房间的四壁上,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电器。
在一台智能冰箱前,讲解员解鑫向人们介绍它的创新功能:语音控制、全面触控屏幕、内部情况外显、自动显示储藏品保质期等。而在展厅深处,人体3D健康追踪仪、生活机器人、智能课桌、无人驾驶巴士、城市中心花园等融入了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的新应用、新场景也引发了参观者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
“我退休20多年了,眼见中国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现在觉得很幸福。这也是我一定要来看这个展览的原因。”毛女士说。
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已经开始,各位考生也在抓紧时间复习备考,以上是内容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年MEM考研时政热点:70年,中国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科技突破的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可以参考着了解时政,还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该服务会在时间节点到来前给您短信提醒。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复习备考2020年MEM考研政治,祝各位马到成功。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学习更多2020年考研MEM精华复习备考资料、考研英语5500考纲词汇,面试精要请点击文章下方“免费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学习。
最新资讯
- 考研英语冲刺,写作提分词汇短语——环保22024-12-11
- 考研英语冲刺,写作提分词汇短语——环保12024-12-10
- 提分必背!考研英语常用短语——文化艺术类42024-12-08
- 提分必背!考研英语常用短语——文化艺术类32024-12-07
- 提分必背!考研英语常用短语——文化艺术类22024-12-06
- 提分必背!考研英语常用短语——文化艺术类12024-12-05
- 考研英语写作黄金句式积累——承接转折句2024-11-25
- 考研英语写作黄金句式积累——过渡概括句2024-11-24
- 2025MEM备考:考研英语二高频核心词记忆2024-11-11
- 2025备考记忆:MEM考研英语二高频核心词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