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学考试备考资料 > 2014年自考《西方心理学史简编》笔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014年自考《西方心理学史简编》笔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更新时间:2014-01-06 13:40:5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1895年,布雷尔和弗洛伊德合作出版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这本书常被看作是精神分析的正式起点。

    特别推荐:2014年自考《西方心理学史简编》笔记汇总

  第十九章 现代西方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及相关学派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十九世纪,精神病学中有两种思想派别:肉体派和精神派。肉体派认为,脑器官的阻碍是行为异常的原因。精神派则主张从精神或心理方面寻找原因。十九世纪的精神病学是肉体派占优势。

  随着精神病治疗工作的发展,更多的人逐渐相信,情绪紧张比脑部损伤更易引发异常行为。

  十八世纪后半期,催眠引起梅斯尔医师的注意,由于巴黎精神病医生柴克的工作,催眠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

  一、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

  1、1895年,布雷尔和弗洛伊德合作出版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这本书常被看作是精神分析的正式起点。布雷尔曾反对出版这本书,原因是弗洛伊德在他所写的理论中强调了性的作用。

  2、1900年他写成了《释梦》。(《梦的解析》)

  3、1909年他获得了国际承认,被美国克拉克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4、1919-1939年,他的名气达到顶点。

  二、基本概念

  (1)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它只表现为外表行为,无意识部分是不能被人意识的,它包括人的原始本能冲动,以及被压抑的欲望。欲望被压抑是因为社会规范不允许全得到满足。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平时埋藏在心底深层。意识不能唤起它,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能被忆起。

  (2)抵抗与压抑

  被压抑的欲望因为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他们是意识的自我产生焦虑、羞耻和罪恶感,所以意识的自我要予以抵抗、压抑。这是弗洛伊德对自己所治疗病人千方百计掩藏旧经验的一种解释。

  (3)本我、自我、超我P294

  ①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层,最低层是本我,相当于前面提到的无意识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最难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弗洛伊德的本我只追求快乐和满足,而不了解社会现实中的原则;

  ②小孩只有本我,随着生长成熟,从本我慢慢生出自我。自我既了解社会现实原则,也了解本我的渴求。它的任务是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存在,它的力来自本我。弗洛伊德将本我与自我比喻为一个人骑马,马是本我,骑马人则是自我。

  ③超我是由自我分出的。它代表社会规范的内化。自我受本我力量的驱使,千方百计伺机满足本我的渴求;但受社会道德规范习俗的制约,慢慢内化为良心、道德观、价值观,以控制自身的行为的观念,这即是超我。超我代表着“每一种道德的限制,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

  ④三者关系是,超我和本我处在直接的冲突中,超我总是阻止或延迟本我得到满足。自我则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停者。它既要千方百计使本我获得满足,又要受超我的监督,遵循自我的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部分如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如不平衡就是一个变态人格。

  ⑤本我:遵守快乐原则;自我:遵守现实原则;超我:遵守道德原则。

  (4)情结

  这种幼年的性欲由于受到压抑在男孩就成了恋母仇父的情结(伊迭帕斯情结),在女孩就成了恋父仇母的情结。情结是指在无意识内挟有情感力量的观念集团。

  (5)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当本我的幼年性欲望找不到满足的出路时,有些正常人,尤其是那些有天才的人,就会朝好的方面转化,如转向艺术、科学、文化等方面,通过人类高尚的文化活动,使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心理能力得到移用,这就是升华。升华一字原义即高尚化的意思。

  (6)移情

  这是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病人接受治疗以后,对医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兴趣。

  三、弗洛伊德的影响与局限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虽然没有严格的科学性,但人们从他的医学实践中似乎直接地感到其体系中有某种合理的东西。他的理论与方法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实验心理学也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2)无意识的动机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被世界人所认识。

  (3)不仅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都有所启迪和促进。

  (4)他对无意识作用的过分强调,以及他的泛性论观点都与客观事实相去甚远,如他把精神症的病因和行为的主要动机通通归结为被压抑的性欲,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更多自考动态请您持续关注环球网校自考频道!

?2014各省市自考次数及时间调整专题

?2013年10月各省市自考成绩查询专题

?2014年4月自考安排

更多信息请访问:自学考试频道  自学考试论坛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自学考试资格查询

自学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自学考试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