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冲刺复习资料(20)


秋 夜 鲁迅 散文诗集选自《野草》
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
另一个特点是意境营造作者用冷隽峭拔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
本文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文章的艺术表现特点
《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统治进行着坚韧的战斗。
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对这些象征性形象的理解不宜过于指实,但其褒贬分明,作者的感情寄寓与作品的意义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它冷漠、凶险而狡黠,又色厉内荏,作者对它的态度既憎恨又蔑视。小粉红花在秋夜的寒气中瑟缩地做梦,它是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作品开头关于两棵枣树的重复修辞手法的独到运用,意在对后面关于枣树的描写进行铺垫。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文章最后的小青虫的形象,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文章以对小青虫的“敬奠”作结,含义深长。作者身处长夜,既决心与黑暗势力誓死战斗,又深感这一斗争的艰险与悲壮,这正是他当时的复杂心态的真实表达。
更多科目复习资料:
-
自学考试备考必备资料拼团已拼3530团
-
近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5年)查看3.35MB 下载数 206
-
近3年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23年-25年)查看1.62MB 下载数 12
-
近4年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22年-25年)查看2.56MB 下载数 20
最新资讯
- 考前必背!2025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高频考点2025-04-07
- 考前复习: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考点(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事件汇总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考点(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考点(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必背考点2025-03-26
- 考前冲刺: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事件时间点汇总2025-03-26
- 备考25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频考点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学考试公共课高频考点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备考须知:《英语二》高频题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自学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
近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5年)3.35MB 下载数 206 查看
-
近3年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23年-25年)1.62MB 下载数 12 查看
-
近4年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22年-25年)2.56MB 下载数 20 查看
自学考试备考必备资料已拼3530团 拼团
-
近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5年) 3.35MB 下载数 206 查看
-
近3年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23年-25年) 1.62MB 下载数 12 查看
-
近4年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22年-25年) 2.56MB 下载数 20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