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大学语文》冲刺复习资料(7)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文艺专论
作者:本文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本文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本文采用论证方法:归纳论证;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作者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例如《史记》李广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例如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
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强调语言应该贵在创新。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注意:“惟陈言之务去”是韩愈提出的)
二、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1、归纳法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关于史记中李广射虎和韩愈贾岛推敲的故事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2、演绎法
作者在论证语言贵在创新时用的是演绎法。
3、比喻法
为了说明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作者分别把它们比喻为月轮、月晕。更加形象直接,容易把握。
三、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1、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2、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3、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因此易用,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因此难用。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更多科目复习资料:
-
自学考试备考必备资料拼团已拼3522团
-
近3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2年-24年)查看1.20MB 下载数 228
-
近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4年)查看904.82KB 下载数 79
-
近3年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4年)查看1.78MB 下载数 30
最新资讯
- 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事件汇总2025-03-30
- 必背!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考点(3.28)2025-03-28
- 考前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高频考点(3.27)2025-03-27
- 考生必看!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必背考点2025-03-26
- 考前冲刺:2025年4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事件时间点汇总2025-03-26
- 备考25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频考点2025-03-24
- 2025年4月自学考试公共课高频考点2025-03-21
- 2024年4月自考本科备考须知:《英语二》高频题型和答案示例2025-03-21
- 2025年4月自考本科备考须知:《英语二》核心考点和必记知识点2025-03-21
- 建议收藏!2025年4月自学考试《英语》作文通用模板2025-03-14
自学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
近3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2年-24年)1.20MB 下载数 228 查看
-
近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4年)904.82KB 下载数 79 查看
-
近3年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4年)1.78MB 下载数 30 查看
自学考试备考必备资料已拼3522团 拼团
-
近3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2年-24年) 1.20MB 下载数 228 查看
-
近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4年) 904.82KB 下载数 79 查看
-
近3年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汇总(22年-24年) 1.78MB 下载数 30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