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学考试备考资料 > 2011年自考《政治经济学》第十八章简答论述题

2011年自考《政治经济学》第十八章简答论述题

更新时间:2011-07-04 10:33:4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如何进行初次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怎样进行初次分配?)

  (1)由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生产部门创造出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经济单位和社会成员中进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体,因此,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是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

  (2)社会主义国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①以税金或利润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作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使用;

  ②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用于企业发展生产、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先进职工;

  ③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的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3)社会主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

  ①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②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

  ③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

  ④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4)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所以,承包农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①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② 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作为集体提留;

  ③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民。

  (5)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三个部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为什么要进行再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原因有:

  (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2)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

  第一,国家财政预算。在社会主义财政中,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基本环节是国家预算,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

  第二,银行信贷。银行信贷作为对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存贷款活动本身。二是差别利率。包括存款与贷款利息率的差别、不同项目不同条件下的贷款利息率差别。

  第三,劳务费用的支付。

  第四,价格体系。

  4、从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来看,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怎样构成的?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来看,是用于积累和消费两个方面,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比例关系。

  (2) 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

  (3)消费基金由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两部分构成。社会消费基金分为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三个部分。个人消费基金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

  5、什么是消费基金?它是如何构成的?

  (1)消费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用于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那部分资金,它的实物形式为一年内用于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消费资料总和。

  (2)消费基金由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两部分构成。社会消费基金分为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三个部分。个人消费基金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

  6、什么是积累基金?它是如何构成的?

  (1)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它的物质形式是一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

  (2)积累基金是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金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

  7、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从根本上说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积累基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消费基金主要用于满足劳动者的个人生活需要。积累基金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基金代表了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和目前利益,两者在根本上是相统一的。

  (2)两者也有矛盾的一面。

  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积累基金过多,消费基金就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利于当前人民生活的改善;反之,消费基金过多,积累基金就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的进行,限制生产的增长速度。所以,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条件下,积累与消费此长彼消,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之间的矛盾,以及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矛盾。它是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得到解决。

  8、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相互关系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总的说来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要求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

  (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

  (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9、国民收入积累率的高低受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1)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2)积累率受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制约。

  (3)积累率受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的制约。

  10、如何提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效益?

  提高积累效益,是指一定数量积累基金,取得尽可能多的有用的劳动成果。提高积累效益的主要途径有:

  (1)积累基金应主要用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和促进经济的集约型增长。

  (2)积累基金应着重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3)积累基金要用于扩大和开发原料、材料和燃料的范围和种类,发展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4)积累基金的使用方向,在保证完成一定时期的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要以在扩大再生产中取得最佳的积累效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11、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2)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3)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4)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5)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2、建立和健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目标和要求:

  (1)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社会保障体系应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

  (4)保障制度规范化。

  (5)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

  13、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4、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存在哪些弊端?

  我国原来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较多的弊端,主要是:

  (1)社会保障费用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支付,造成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沉重负担,未树立职工个人的保障意识,使职工个人收入中本应用于个人保障的费用,变成了现实购买力。

  (2)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享受社会保障的机遇不均等。

  (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4)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完善。

  国家管理基金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费用和国防费用。

  文教卫生基金包括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事业方面的费用。

  社会保证基金是国家和企业用于社会救济、劳动保险、抚恤补助、退休养老等方面的费用。

  消费基金中,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

?2011年4月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汇总

?2011年下半年各地自学考试报名汇总

更多信息请访问:自学考试频道    自学考试论坛    自学考试博客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自学考试资格查询

自学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自学考试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