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物理(工)串讲笔记(二)
第一篇 力学
1.1基本概念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1.2 守恒定律
这一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运动学部分,一部分是力学部分,下面首先为同学们介绍第一部分内容:
运动学部分首先要了解运动学主要包括哪些物理量及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次要了解运动学中
主要的几种运动类型,运动学中都包含哪些物理量呢?正如上面方框图中简单介绍的运动学包括的物理量主要有三个,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是一个矢量,表示的是质点位置的变动,等于质点质量,在某段时间内位置矢量的增量,提到位移要注意两点:(1)它是矢量,和路程的定义不同,路程是标量;(2)它和位置矢量有关,位置矢量和质点在空间的位置有关,它和时间t的函数称之为质点的运动方向。
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以往高中我们计算速度大小时通常利用位移除以时间,这种计算方法算出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由于物体运动的多样性及运动过程中受力的复杂性,物体运动速度是时时刻刻改变的,这就需要知道物体在某一时刻点对应的速度也就是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为位置矢量对时间的―阶导函数。
其物理意义又指瞬时速度是位置矢量 对时间的变化率。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它是一个标量其大小 即质点运动轨迹中弧度对时间的变化率。s=s(t)为质点运动轨道的弧长函数。
以上解决了速度的大小,速度是矢量,因此还要明确速度的方向,关于速度的方向是这样确定的,质点在任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总是与该时刻质点所在处的轨道曲线相切,并指向前进方向。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同样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在数值上等于速度增量和时间间隔 的比值,同样的这样计算得出的加速度为平均加速度,当时间间隔 趋近于零时,上述比值的极限值我们称它为瞬时加速度。即
由于速度是位矢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所以加速度是位矢对时间二阶导数,关于位矢形成的运动方程和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导数关系一定要重点掌握。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质点运动
1.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比较简单,其运动方程为 特点是速度为常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是加速度保持不变,运动方程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下落过程,竖直上抛,竖直下抛,运动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公式在高中学习过,书上也有详细列出,请大家参阅教材。
2.抛体运动
从地面上某点把一物体以一角度投射出去,物体在空中的运动就叫做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时候抛出角度也就是初速方向通常和水平是一定角度,因此抛体运动通常可以将速度分成水平和垂直方向两个分量,相应位移也分为水平、垂直两段位移,其运动方程和其速率公式如下
3.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曲线运动,什么是圆周运动呢?简单讲质心绕某一参考点沿着圆的轨道运动,比如手里拿根绳子,绳子一端系一小球,以手为参考点,将小球摇起来,使它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面上绕手作圆的运动,关于圆周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率圆周运动和变速率圆周运动。
匀速率圆周运动,速度大小恒定,速度方向则不断变化,由于速度是矢量,所以方向的改变意味着必有加速度,其加速度为 其方向指向圆心,与速度垂直,所以是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对于变速率圆周运动,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因此它的加速度往往有两个,一个切向加速度,一个法向加速度,前者改变速度大小,后者改变速度方向。
计算公式
此外和圆周运动还有关系的两个物理量角加速度和角速度。
角速度是指质点沿圆周运动时,假设走过一段弧长为S,相应的半径所转过的角度为θ,设角度随时间t的变
化率就是角速度通常用ω表示,即
因为角速度的存在,为了避免混淆,我们通常将前面的速度称为线速度
4.相对运动(简单介绍)
下面介绍本章节的第二部分“力”,自然界力的形成很多,比如,物体由于接触而产生的压力、拉力、摩擦力,又如带电体在电场、磁场中受到的电磁力等,我们
在本章节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力:
A.万有引力:自然界中的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这种力我们称之为万有引力。比如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引力。那么万有引力如何进行计算呢?量化万有引力的定律我们称它为万有引力定律 ,其中r表示两物体质点间距离, 、为两物体质量,G为任何物体质量均适用的普遍常量,被称作万有引力常量,G的取值是P28.F为两物体质点间产生的万有引力。
值得说明的上述定律仅对质点才成立,比如如果计算两球体物之间的万有引力,公式中的r指两球心间距,
B.重力:地球对其表面附近的物体的引力,称之为重力,物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加速度我们称之为重力加速度,重力实质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其大小计算公式 M为地球质量,r地心到物体距离,m为物体质量。
由此得到的重力加速度
可见重力加速度和物体本身质量无关,但实际计算过程中g通常不用计算,直接取值9.81m/s2,一般取9.8m/s2
C.弹性力:什么是弹性力呢?所谓的弹性力就是指当具有弹性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发生形变时,物体总是对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性力,典型的弹性力主要有:
1.弹簧的弹性力:
弹簧弹性力是大家熟悉的,弹簧弹性力的量化也就是计算公式: 这是R为劲度函数,其单位为N/m,x为位移式中负号表明力和位移方向相反。
2.正压力
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接触,比如一个物体静止摆放在桌面上,由于重力作用,它将对桌面产生一个压力,这个压力就是一种正压力,它通常没有明确的计算公式,而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受力分析计算。通常和物体质量有关系。
3.绳中张力
当绳子受到拉伸的时候,它会因为略有伸长而形成弹性力,这种拉力的方向沿绳长方向,这种弹性力不仅作用在绳子的两端连结的物体上,同时也存在绳子的内部。我们把这种拉紧的绳中任一截面两侧的两部分通过截面的相互作用力称之为该截面处张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绳子可以忽略质量的话,则不论绳子静止还是运动着的,绳中各处张力相等并且等于绳子两端所受外界给予的拉力的大小。如果绳子的质量不能忽略,则张力还和绳子的加速度有关,这一点要注意,尤其是在解有关张力的计算题时,一定要看清楚题中条件。
D.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两物体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例如静摩擦力可以是从零到某个最大值之间的任一数值,我们将这个最大值称最大静摩擦力,其计算公式 H0―静摩擦系数,N―正压力
注意:该式只计算的是最大静摩擦力,对其它处于最大值和零之间静摩擦的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受力分析确定。当物体之间因为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我们称之为滑动摩擦力,其计算公式 H滑动摩擦系数。
上面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力和常见的几种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的运动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那么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定律呢?这就引出了牛顿三个重要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近改变这种状态”这一定律的实质是告诉我们力的作用能够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那么这一关系如何得到量化呢?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最新资讯
- 考前必背!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高频考点2024-10-19
- 自考报考策略:科学搭配科目,加速毕业进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语科目应该如何复习?2024-05-03
- 备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学考试考前要做哪些准备?2024-03-31
- 考前备考冲刺!自考如何一次就过?2024-03-30
- 考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2024-03-25
- 备考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考点汇总2024-03-25
- 自考可以从哪些维度进行备考?2024-02-17
- @自考生,这里有备考技巧2024-02-17
-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方法!建议收藏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