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
A.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德国哲学B.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印度哲学
C.中国哲学、英国哲学、法国哲学D.中国哲学、俄国哲学、日本哲学
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可逆性B.不可逆性C.无限性D.持续性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4.“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D.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B.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
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真知的
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8.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A.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B.专指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D.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10.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是()
A.处理好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B.处理好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C.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是否变化的问题
C.世界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12.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
A.夸大了人的感觉经验的作用B.夸大了人的思想理论的作用
C.夸大了人的情感意志的作用D.夸大了人的逻辑思维的作用
13.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A.机器能像人一样思维B.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维活动
C.机器可以全面超过人的思维活动D.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
14.因果关系揭示的是()
A.事物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
C.事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
D.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15.客观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主体对客体的各种反映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认识对事物毫无遗漏的全面反映
16.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17.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
A.它纯粹是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
B.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它脱离大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18.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促使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
A.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提高B.无产阶级组织观念的增强
C.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D.广大人民群众胜利信心的坚定
1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D.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0.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一个方面
C.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D.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价值观的不同方面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B.强调了意识的稳定性
C.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D.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2.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D.唯理主义观点
2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24.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B.可有可无的
C.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D.加速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5.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间接性和抽象性B.直接性和形象性
C.逻辑性和历史性D.客观性和具体性
2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个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D.个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27.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2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B.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9.生产关系包括许多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形式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
30.国家政权属于()
A.社会的经济基础B.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D.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错选、漏选不得分。)
1.以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人的命,天注定
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C.心外无物
D.存在即被感知
E.世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影子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包括
A.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B.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D.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E.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以下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E.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B.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
D.对抗性的矛盾
E.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5.理性认识的特点有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E.具体性
6.以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逻辑理论
B.自然科学理论
C.法律思想
D.政治思想
E.宗教
7.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表现在
A.同一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各有特点
B.不同国家在某一社会形态中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不同国家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D.一个国家可能超越某个社会形态
E.一个国家可以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有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社会主义改革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
C.要依靠群众支持
D.要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下进行
E.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
9.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D.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E.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按劳分配
C.消灭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D.自由得到充分展现,不受规律制约
E.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1.简述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7分)
2.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7分)
3.简述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6分)
4.简述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6分)
温馨提示:参考答案请看下一页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B 7.D 8.D 9.A 10.B
11.D 12.C 13.D 14.D 15.C 16.C 17.D 18.C 19.A 20.C
21.A 22.C 23.D 24.C 25.A 26.A 27.D 28.D 29.B 30.B
多选题:
1.BCD 2.ABCD 3.BDE 4.CE 5.AD 6.CDE 7.ABCDE 8.ABCDE 9.ADE 10.ACE
简答题
1.答:(1)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的突出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的特征是三维性。(3分)
(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客体不论多么大或者多么小,其过程不论多么长或多么短,总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2分)
(3)时间和空间也不能脱离运动着的物质。离开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就是空无,是神秘的、不可想像的东西,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和测定离不开物质运动。(2分)
2.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分)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3分)
(3)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3分)
3.答:(1)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其他特定环境中的人群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之中。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亦称社会意识形式,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的特点。(3分)
(2)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首先,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原料仓库,它为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必不可少的素材,离开社会心理,便不能直接形成思想体系。其次,思想体系是社会心理的集中、概括、提炼和升华。在社会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又对社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发扬先进的思想体系,并用它们去指导和影响社会心理,才能优化社会心理,提高人们的社会意识水平。(3分)
4.答:(1)无论是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还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
些条件可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1分)
(2)主观条件是指个人的机体素质和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的意志、品质等。(1分)
(3)客观条件是指个人所处的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机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需要和社会所能提供给人们去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各种条件和手段。机遇是指个人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某种偶然性。(2分)
(4)个人价值实现的途径是社会实践。个人价值在实现以前只是潜在价值,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使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把可能转化为现实,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一个脱离社会实践的人,是什么价值也实现不了的。(2分)
环球网校提示您:以上是《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各科目文字版自考精华资料、套系试题等等,考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哦!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最新资讯
- 备考资料:2024年自考《英语二》阅读判断模拟试题2024-04-05
- 202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简答题2024-03-23
- 202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论述题2024-03-21
- 2021年10月自考《思修》考前2天冲刺卷2021-10-14
- 2021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2天冲刺卷!2021-10-14
- 2021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五)2021-08-01
- 2021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四)2021-07-31
- 2021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六)2021-07-30
- 2021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三)2021-07-30
- 2021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二)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