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学考试备考资料 > 2018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亲亲土豆

2018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亲亲土豆

更新时间:2018-03-06 10:26:5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55收藏27

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8年4月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尽在环球网校,以下是2018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亲亲土豆,更多资讯请关注环球网校自学考试频道。  作者简介:迟子建(1964——),生于黑龙江漠河,原籍山东海阳。迟子建是当
  2018年4月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尽在环球网校,以下是2018年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亲亲土豆,更多资讯请关注环球网校自学考试频道。

  作者简介:迟子建(1964——),生于黑龙江漠河,原籍山东海阳。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迟子建是一位富于幻想和想象的女作家,在2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不懈追求小说纯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平稳而勤奋地写作使其小说以兼备清新与神秘感的双重性而蜚声文坛。从语言艺术上讲,具有“诗的意蕴”;在叙述方法上,偏重散文化的叙述特征;从美学的角度上看,崇尚朴素美的审美追求。她的小说描写细腻,真实;题材新颖,有震撼力;文笔卓尔不凡。所著短篇小说《雾月牛栏》、《清水洗尘》和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三次荣获“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知识点:

  1.识记作者代表作小说集《北极村童话》,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等。

  2.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

  《亲亲土豆》通过对北方农家的平凡生活的悉心描写,演绎出一曲动人心弦的生死恋歌,凡俗质朴,又美丽高贵。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爱使得“生与死有了一份别样的单纯和质感,使生命在死亡之后延伸,暖意与柔情在死亡的裂隙间弥散”。

  《亲亲土豆》讲述了礼镇上一对热爱土豆把土豆视为自己生命的夫妇秦山和李爱杰生死别离的故事。秦山夫妇是礼镇种土豆的大户。他们在土豆地上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他们心爱的土豆地,但秦山不幸地踩中了人生埋伏着的巨大陷阱——死亡。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之后,他宁肯死在自家土豆地里,也不愿意徒劳把钱花在医院里。但是他却用给自己治病的钱给自己的妻子买了一件宝石蓝色的软缎子旗袍,并叮嘱妻子明年夏天一定穿上。

  小说最后写道:“秦山的棺材旁边坐着五麻袋敦敦实实的土豆,李爱杰头裹孝布跟在车后,虽然葬礼主持不让她跟到墓地,她还是坚持随着去了。秦山的棺材落入坑穴,人们用铁铲将微薄的冻土扬完后,棺材还露出星星点点的红色。李爱杰上前将土豆一袋袋倒在坟上,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使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

  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银河灿烂的时分,秦山在那里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秦山夫妇的爱情不仅使得凡俗的生存升华出美丽和纯净,还可以战胜病痛与绝望,穿越死亡的隔阂,化诀别的悲痛为至爱温情和乐观的生存意志。

  3.分析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

  (1)作者通过与王秋萍夫妇的对照,凸显了秦山夫妇间的爱情。

  (2)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叙述中表现丰富生动的情趣。

  故事里有日常生活的平庸乏味,也有普通人的悲欢喜乐。在他们卑微的一生中体现出人性的美好与日常生活所包涵的忧伤与困苦。小说中没有描写生活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只是在日常生活的淡淡的叙述中,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的乡土风情,以及丰富生动情趣。

  “秦山咳嗽累了便迷迷糊糊睡着了。李爱杰担心秦山,第二天早早就醒了。她将头侧向秦山,便发现了秦山枕头上的一摊血。她吓了一跳,想推醒秦山让他看,又一想吐血不是好事,让秦山知道了,不是糟上加糟吗?所以她轻轻拈起秦山的头,将他的枕头撤下,将自己的枕头垫上去。”迟子建是一个很善于心理描写的作家,然而所谓的心理描写并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别人他在想什么,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小动作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3)善于在朴素的叙述中捕捉和穿插富于抒情和象征意味的场景与细节;结尾处的那个“跟脚”的土豆,是丰满之爱和丰盈生命的象征,这一细节也呼应了开篇时的生死对话,并且都与凡俗艰辛的日常生活形成对照,从而大大强化了本篇的主题。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环球网校高教自考频道为您整理,更多海量资源尽在环球网校。考生亦或登录高教自考论坛,与广大考友一起交流!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自学考试资格查询

自学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自学考试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