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备考资料 > 成考专升本选择题文言文复习指导一

成考专升本选择题文言文复习指导一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成人高考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1、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核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各种文化常识,既包括大纲“复试考试内容”中提示的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也包括与各篇课文(尤其是重点课文)相关的背景、人物、课文体裁、出处、作者情况、学术流派等等。对这些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全面广博,更要明晰准确,甚至细致入微。
词语解释题与翻译题两种题型取消后,相关能力的考查也放入选择题中,要能够在选项中判断汉语基本现象,如古汉语特殊句式、文言虚词、词性活用等;要能判断修辞手法,重点的文言实词的意思,文言文重点句的翻译等。
2、阅读题:
   分为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约有20%的语料来自课外。课内语料包括精读与泛读全部篇目。。
   要求根据给出的某段文字,从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考核的重点是综合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问题涉及到文字内容、各种文体的重要文体知识、主要表现手法、重点句的理解、修辞手法的总结,如果没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没有相应的分析能力,是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的。这就提示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阅读课文,对于各课中的重点文字,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并理解。而且在寻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知其然,还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有了相应的能力后,即便某段文字不很熟悉,也能做出正确或至少是接近正确的分析判断,就不至于答非所问。

二、复习要求:
每一课课文的学习,都要求
1, 掌握作者的有关知识。
2, 认真阅读课文。古文阅读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八九不离十地能把课文读懂,不要求十分精确,但是课文的大概意思要读懂。第二个层次:要根据课文后面的注释,把古文重点字词一个一个精确地弄明白;现代文阅读要求理解课文主旨,掌握课文中考纲要求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写作特点、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
3, 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主旨):
4, 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掌握:

三、汉语基本知识:

1、 古今词义不同:
(1)单音节词的词义扩大、缩小或改变
加:[古]更,可表示更多,也可表示减少
    [今]更,只表示增多
走:[古]跑
    [今]走路

(2)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造成古今词义不同的现象。
如:妻子――妻子和儿女(古)/妻子(今)
感激(张中丞传后序)――感动、激奋(古)/感激、感谢(今)


  2、通假字、古今字:
颁白者:“颁”通“班”
涂有饿殍:“涂”通“途”
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
而陛下说之:“说”通“悦”
广家世世受射。  “受”通“授”,传授。
军亡导,或失道:“或”通“惑”,迷惑。
杀数人,胡虏益解:解:通"懈".
汉军罢,弗能追:罢:通"疲".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通“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同“纳”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陈”同“阵”,阵地
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卒:同"猝",突然.;佚乐:同"逸乐",安逸,快乐
3、12个常见文言虚词(内容较多,放在第二讲)


4、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
宾语前置句(倒装句):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可以作为判断否定句的标志,如:不 木 无 毋 勿 弗 莫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的“莫己若”倒装,应为“莫若己”,译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谁、何、曷、安、焉、孰等
“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何操”倒装,应为“操何”。
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3)宾语用指示词“是”、“之”复指,宾语前置。其中指示词无实际意义
“无乃尔是过与”中的“尔是过”倒装,应为“过尔”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的“我之谓也”倒装,应为“谓我也”,译为“说的就是我啊”。
“姜氏何厌之有” 中的“何厌之有”倒装,应为“有何厌”,译为“哪有什么能够满足”
“其是之谓乎”中的“是之谓”倒装,应为“谓是”,译为“说的就是这个”(与《秋水》中的“我之谓”用法相似)
定语后置句(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状语后置句(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被动用法: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于”表被动,“见”表被动。
为所杀: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用“被”表被动
使动句:
   “既来之,则安之”,“来”使动用法,译为“使……到来”,“安”使动用法,译为“使……安定”。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动用法,“使……到来”
强公室、杜私门:“强”,使动用法,“使……强大”
却宾客以业诸侯:“业”,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译为“使……兴盛”,“使……灭亡”
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硕大,使……茂盛。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蕃,使动用法,使……提早,使……增多  
意动句: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少”,“认为……少”,“轻”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轻” ,“认为……轻”。
驼业种树 业:名词的意动,以……为业
胡兵终怪之,不敢击:怪,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很奇怪”。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苦,意动用法,“以……为苦”,“认为……很痛苦”。
其他词性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实现王道”
    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木匣”,在这里活用作动词,译成“用木匣装”
名我固当 : 名:动词,称名。固,确实。当,恰当。
汉下广吏: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审查。下:作动词,“把……交给…….”
 (2)名词作状语
旦视而暮抚  :旦,暮,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5、修辞:
    要求掌握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
看到问“修辞手法是什么”,脑子里马上就闪现出这9种手法。
     “层递”在《论毅力》出现;
看看句子中有没有?号(问号),如果有,不是“设问”,就是“反诘”
看看句子里有没 有连排的地方,有连排的地方,不是“排比”,就是“对偶”
在诗歌中,出现重复性的句子,就是“反复”
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
如果以上情况全没有,那就不是“比喻”,就是“比拟”了。比喻一般有个标志性的字: “像”“如”;把物品赋予人的性格,人的生命的手法是“比拟”。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成人高考资格查询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成人高考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