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政治毛概复习题二
27.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 (论述)
28.为什么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论述)
29.简要回答“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 (简答)
30.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简答)
3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简答)
32.试论中国土地革命路线? (论述)
33.论述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形成 和确定的过程? (论述)
34.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过程? (简答)
3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优点和特点?
37.简述三三质的性质及其特点? (简答)
38.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论述)
3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论述)
4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文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简答)
4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简答)
4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3.简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简答)
44.简述中共人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45.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论述)
46.试述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合作化有哪些有利条件? (论述)
47.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48.党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 (简答)
49.“双百方针”? (简答)
50.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论述)
51.怎样认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论述)
参考答案
26.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是什么? (简答)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在实践中,毛泽东把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逐步系统地完善起来,形成了三个基本原则:①官兵一致原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委,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全军团结一致。②军民一致原则,就是秋毫无儿的民众纪委,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③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我军独具的光荣传统,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生要保证。
27.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 (论述)
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⑴必要性①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仅有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还有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大资产阶级,要打倒三大敌人,单凭无产阶级孤军奋斗不可能取胜,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共同对敌。加之中国军阀内部矛盾与斗争,无产阶级可以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争取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两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则占全国人口的约大多数。中国无产阶级要打倒三大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曲折性与长期性,决定了中国无产阶段及其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⑵可能性。①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客观上提供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②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决定了中国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
28.为什么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论述)
把党的思想建设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个突出特点。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原因主要有: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需要“经常自己批判自己”,也就是要在履行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如果不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要完成履行客观世界的任务则是不可能的。②它是由中国国情和党本身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要万分,封建主义影响较深的国家,农民,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长期处在农村环境之中,党内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比重较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有思想,特别是与农民,小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要少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③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在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摇摆,走极端,在组织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在作风上常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要克服这些错误,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克服小资产阶级的影响和侵袭。因此,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必须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以保证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29.简要回答“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 (简答)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完整,是毛泽东在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
⑴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没有武装斗争,便没有强大的红军,就不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⑵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革命武装就无从开展土地革命,革命也就成了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必须把农村根据地建设成巩固的阵地,才有可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强大敌人作长期的艰苦的斗争。根据地必须逐步发展扩大,采取波浪式地推进的政策,发展巩固中心区域,扩大边缘区域,然后向前推进。不发展根据地,就不能扩大红军,进而就无法进行一声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武装决战。
⑶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农民发动起来,从根本上摧毁反动统治的基础,使党和革命武装最大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展土地革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关键是要制定和政策,既要最大限度地发动,又要保护中间阶层的利益。这样才能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站在革命一边,使根据地兴旺发达。
30.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简答)
①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彻底清算并纠正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新的路线和改革,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
②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③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诊断。八七会议党指明了革命斗争新的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3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简答)
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国民革命失败后,在革命实践中了“教条主义”,“城市中心”的模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决定放弃进攻城市,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的新起点。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地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2.试论中国土地革命路线? (论述)
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必须制定一套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1928年12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分田试验的基础上,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 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买卖土地;除老细疾病及服务公众的勤务者外,一律强制劳动;土地分配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或以几个尹和区为单位,一是按人口平均分配,二是能劳动者可多分得一倍的土地;还规定了山林分配法,征收土地税等。1929年4月的《兴国土地法》对《冈山土地法》作了重大原则性修改: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的土地。1931年2月,毛泽东指示各级政府又发布告,规定得田的人由他仅有,别人不得侵犯,又改变了农民只有使用权,规定,明确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1935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错误政策,规定对富农经营的土地,商业及其他财产不予没收,保障富农扩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的自由。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主富农地参加抗战。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45年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一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33.论述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形成 和确定的过程? (论述)
我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⑴在中国共产党内,李大钊,瞿秋白,澎湃,毛泽东等人比较早地认识到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毛泽东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大革命时期,他就把农村和农民问题提高到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的高度,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
⑵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改变原定计划,率领部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发,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
⑶1928年底,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第一次从理论上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明确了党的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同年5月,毛泽东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⑷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和“城市中心论”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使全党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认识逐渐有了转变。1935年遵义会义后,毛泽东倡导以“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被大多数同志所接受,1936年至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著作中,进一步全面谁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标志着这一理论形态的最终确立,成为全党思想上的共识。
34.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过程? (简答)
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在党纲中就已经有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因缺乏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未能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的国家政权形式。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建立“劳农专政”“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主独裁张,对专政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主政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口号。1931年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这一政权实质上已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范畴。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包括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1948年12月,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第一次公开使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要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3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答)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只有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对敌人实行有力的专政。②人民民主专政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它的阶级性质决定的,也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形式是民主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先例政权的机关是用普选方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政府。④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对内维护国家的统一,独立,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发展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以至消灭阶级,实现大同。
3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优点和特点? (简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经验,逐步摸索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点: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体现了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既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使各个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各尽其责。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便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⑷人民代表大会采取的协商与表决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了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与科学。
37.简述三三质的性质及其特点? (简答)
三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采取的形式。在这个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其性质是新民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其施政特点:一是要体现抗日与民主两大精神;二是要兼顾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三是共产党必须依靠政策,真理争取优势,掌握领导权,保证这一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简述《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立的规定?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对各项制度和各方面的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七章,共60条。总纲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阶级敌人实行专政。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
38.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论述)
因为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
民主和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不能相互混淆。民主的对象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他们民主自由权利,是国家的主人;而专政的对象是占人口极少数的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有,对敌人来说,是专政的方法,强迫的方法,即强迫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对人民来说,只能采用民主的方法,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只有对人民实行充分的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阶级统治力量,更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也只有对敌人实行强有力的专政,粉碎他们的一切反抗和破坏,人民内部的民主权利才有保障。
历史经验证明,离开了人民民主,就不能巩固对敌人的专政;离开了对敌人的专政,就保证不了人民民主。民主与专政不能割裂或有所偏废,更不应互相排斥和互相代替,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39.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论述)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决议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了城市。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和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决议还指出,“在城市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主要的依靠对象是工人阶级,不是贫民群众,更不是资产阶级。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的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第二,工作重心由领导军事斗争转向领导经济斗争,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决议指出,进入城市以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临程式各样的情况,做程式各样的工作,但是,“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第一是国营工业的生产,第二是私营工业的生产,第三是手工业生产。”城市中其他的工作,例如党的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为此,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第三,由上述两个转变,而来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为此形成的一些不适应城市工作与经济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为此要克服小生产者的观念和长期分割的,各自独立的农村根据地形成的一些不适应城市工作与经济建设需要的思想与作风。讲,就是要加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与整体观念,认真克服小生产者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要学会”弹钢琴“,做工作要讲求计划性,准确性和效率,克服”单打一“的工作方式和手工业式的工作方法;要提倡深思熟虑,深入具体的工作作风,反对骄傲自满,停步不前的保守思想;要学会经济核算,克服供给的平均主义观点,严格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
4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文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简答)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即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的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讲话的基本思想是借鉴别国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简答)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这是总路线 的主体;一是逐步实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现翼。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中国展的必然。
4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简答)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是:⑴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这不仅是制止农村,正确解决国家工业化与小家经济之间矛盾的唯一正确办法,而且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经验。⑵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引导农民摆脱私有上公有道路,这既能避免农村生产力的破坏,又能使农民愿意接受,从而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阶级路线,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43.简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简答)
⑴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与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⑵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注意把对企业的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4.简述中共人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⑴科学分析了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的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⑵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建议,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新的思路。⑶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要求加强对国有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⑷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任务,要求坚持民主集中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加强人民群众的联系,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
45.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论述)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成为历史的必然。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中国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同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确立了中国发展的大趋势:通过社会主义而进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最主要的社会制度上的保证。第二,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成了国家的主人,并为世界民族解放树立了曲范。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因此,是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46.试述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合作化有哪些有利条件? (论述)
⑴在全国性的土地改革之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在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也已经出现,而许多贫农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处于贫困地位,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这种现象说明了个体经济和分散的家庭经营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它与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是相背离是,是不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所以,必须在土地改革合趁热打铁,依靠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使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⑵用大机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有力条件:①国际国内条件十分有利。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经济不但恢复到抗战前最好水平,而且经济结构得到高速,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政治稳定,社会清明,工农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环境也非常有利。②在广大农民蕴藏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土地改革合,广大农民由于经济地位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富裕,他们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是农业合作化的中坚力量。特别是他们中的觉悟较高的分子,这种积极性更大。③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不断胜利是农业合作化的有利保证,在长期的民主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已经出现了善于领导农民的特点和优势,并有领导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的经验。
47.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简答)
第一,科学分析了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掰的根本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二,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早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建议,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新的思路。第三,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要求加强对国家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第四,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任务,要求坚持民主集中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
48.党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 (简答)
客观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主观上,中央和地方不和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过分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最终导致在经济建设中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错误。
49“双百方针”? (简答)
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共产党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要百花刘放,学术问题上要进家争鸣。这一方针要求在艺术上使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自由发展,在科学上使各种不同学术流派自由对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或禁止一种风格,学派或另一种风格,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要通过自由讨论实践来解决,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去解决,从而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指明了方向。
50.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论述)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主要内容是: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这一矛盾同以往社会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加以解决。下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前进。⑵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敌这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办法。⑶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第四,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51.怎样认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论述)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第二,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三,这一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
其历史局限是:第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致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从而使探索走入歧途;第二,探索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些正确理论成果,也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背离;第三,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是指1957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出现失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最新资讯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语书信作文万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必背重点80个(61-80个)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必背重点80个(41-60个)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必背重点80个(21-40个)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冲刺必背重点80个(1-20个)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语书信作文万能模板:投诉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语书信作文万能模板:询问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语书信作文万能模板:请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语书信作文万能模板:邀请信2024-10-10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英语写作范文每日一背(10月2日)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