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考试技巧 > 成考专升本政治单选题80分全攻略

成考专升本政治单选题80分全攻略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成人高考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专升本政治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4.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可知论观点

  5.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

  A.世界的本原问题 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问题 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

  6.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其实质是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

  A.批判的、革命的 B.运动的、发展的

  C.时间的、客观的 D.科学的、真理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地质学 B.生物学和有机化学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理论物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

  9.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0.万物存在吾心中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科学主义

  1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它的物质性 B.它的运动性 C.它的存在性 D.它的多样性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A.不存在静止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 D.除开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的属性

  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

  A.它的具体性 B.客观性 C.客观实在性 D.变化、运动性

  14.”时间、空间是指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有没有统一性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

  16.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的创造物的纯粹的抽象”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这一说法是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是

  A.联系和发展原理 B.世界统一与物质原理

  C.世界统一与存在原理 D.世界统一与精神原理

  20.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主观的

  2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

  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 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

  22.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

  A.区别性 B.整体性 C.合理性 D.联系性

  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变化的科学 B.事物矛盾的科学

  C.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

  2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A.因果的必然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与变化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2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26.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2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29.发展的本质是

  A.事物质的变化 B.一切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肯定到否定

  30.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A.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

  3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32.系统科学产生的意义在于它

  A.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B.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C.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D.高于唯物辩证法

  3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式前进运动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35.可能性是指

  A.头脑中的构造物 B.已经存在着的事物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失去必然性的东西

  36.内容与形式存在矛盾的根据是

  A.内容总是落后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与形式 D.形式活跃易变,内容相对稳定

  37.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知识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3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有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9.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

  4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4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管和客观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42.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

  A.可知论 B.唯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对象 B.认识的主体 C.认识的客体 D.社会实践

  4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4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是否被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46.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真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47.”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8.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 真理和谬论不断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论相互补充的过程

  C. 真理和谬论相互转化的过程 D.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4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检验必须有逻辑证明来补充

  C.社会实践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人,不同阶级有不同实践

  50.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1.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52.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C.天才人物的出现 D.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

  53.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

  A.杰出人物 B.人性 C.人类之爱 D.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5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技能的高低 D.产品的质量

  55.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产品的分配关系 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所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56.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生产关系方面的总和 D.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总和

  57.国家的本质是

  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者 B.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C.国家领土完整的保护者 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58.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类型是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私有制和公有制 D.资本家所有制和农民所有制

  5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A.教化功能 B.信息功能 C.促进社会发展功能 D.强制功能

  6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热与自然之间,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生产力是原本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因素

  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关系

  6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看它是

  A. 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 社会话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6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原理 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6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

  6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66.上层建筑有两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的法律制度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67.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多寡不同

  68阶级斗争根源与不同阶级

  A.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在思想观念上的根本对立

  C.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地位

  69.认为群众创造历史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观点是

  A.天命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70.社会进步是指

  A.社会政治的发展 B.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 D.社会的全面发展

  7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 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 D.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

  72.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生产关系的改变 B.生产力发展 C.文化素质的提高 D. 人与人的团结一致

  7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多次封建王朝复辟,这说明

  A.社会进步无规律可言 B.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社会进步是人们的主观愿望 D.社会进步没有客观标准

  74.人的本质属性是

  A.自然属性 B.先天属性 C.生理属性 D.社会属性

  76.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它们是

  A.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77.人生观是人们

  A.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B.对人生目的的意义和根本看法

  C.对人性的根本看法 D.对主观领域的根本看法

  78.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A.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B.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前进和倒退相互交替的过程 D.进步与落后相混杂的过程

  7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绝对自由

  C.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去行动

  80.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 B.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隶 D.创造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规律


8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特点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资本主义上升 D.帝国主义腐朽没落

  8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是

  A.三民主义 B.马列主义的传播 C.实用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83.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84.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朱德 B.刘少奇 C.王稼祥 D.周恩来

  85.正式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六大 D.中共七大

  8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

  8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

  A.政治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思想路线

  88.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群众领导 B.组织群众

  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D.虚心向群众学习

  89.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代表是

  A.陈独秀 B.王明 C.毛泽东 D.邓小平

  90.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B.王明等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克而斗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91.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

  B.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改革开放,争取外援

  92.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学会”弹钢琴”,围绕中心全面展开工作

  C.团结和自己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D.”互通情报”,做到”心中有数”

  93.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全部历史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党的领导

  C.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

  94. 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殖民主义

  95.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C.官僚资产阶级 D.封建阶级

  96.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97.新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是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8.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列为革命对象的是

  A.旧式富农 B.大资产阶级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99.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共一大 D.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100.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个别本区别是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10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

  C.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存在 D.民族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

  102.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

  A.封建势力 B.买卖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0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10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革命 D.资产阶级

  105.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在

  A.<反对本本主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06.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帝 D.反封建

  1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新三民主义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粹主义

  108.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 B.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C.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1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

  B.立即建立社会主义

  C.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110.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在

  A.<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 B.<论联合政府>

  C.<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D.<新民主主义论>

  1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112.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113.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问题是

  A.革命目标问题 B.政策和策略问题 C.领导权问题 D.工农联盟问题

  114.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国共合作 B.工农联盟 C.与民族资产阶级合作 D.反对共同敌人

  115.中国共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民主革命纲领 D.新三民主义

  117.1935年12月,毛泽东系统的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 D.延安会议

  118.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B.它的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C.它以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

  D.它是以武装的革命的反抗对武装的反革命

  119.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着重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120.中国共产党各方面建设的基础是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12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22.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党的会议是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23.马克思列宁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

  A.议会道路 B.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过渡 D.合法斗争

  12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25.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26.毛泽东领导的在农村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起义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7.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是

  A.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存在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广泛的统一战线 D.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8.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存在 D.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9.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革命根据地 D.党的建设

  130.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31.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32.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133.从土地革命开始到瓦窑堡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上的基本主张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34.中国共产党将工农共和国口号变为人民共和国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七会议

  13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是

  A.联合政府 B.三三制政权 C.共产党一党执政 D.国共合作政府

  136.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 B.<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持久战>

  13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

  A.茶棱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D.莲花县工农兵政府

  138.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

  A.民主共和国 B.人民共和国 C.工农共和国 D.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39.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

  A.<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 B<论联合政府>

  C.<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D.<新民主主义论>

  140.在”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组织中各势力的分配是

  A.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各占1/3

  B.共产党,中间派,知识分子各占1/3

  C.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

  D.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各占1/3

  141.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42.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联合政府>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43.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参议会制度 B.政治协商会议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44.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社会

  146.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C.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47.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148.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原则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D.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149.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D.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150.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A.农民与地地主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国民党的矛盾

  151.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15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53.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后,根本任务是

  A.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集中力量搞工业化

  C.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54.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

  A.军事实力的较量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55.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再认识”

  C.解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

  D.回答如何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B.十三大的主题 C.十四大的主题 D.十五大的主题

  15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主题

  C.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D.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成为时代主题

  15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标志是

  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159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邓小平是

  A.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D.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16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61.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A.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动乱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D.在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竞争中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162.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八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63.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

  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16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

  A.搞计划经济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一个中心,两感基本点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66.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6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6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6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70.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稳定国内政治环境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

  171.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172.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173.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4.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依法治国 C.社会公平 D.社会稳定

  17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176.”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17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78.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A.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179.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物质保证 D.发展动力

  180.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思想保证 D.发展动力

  18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其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18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改革开放不动摇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18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

  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接近国家水平

  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8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发展生产力 B.提高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实现现代化

  186.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是

  A.农业 B.工业 C.支柱产业 D.信息产业

  187.我国现有的支柱产业是指

  A.交通,能源等 B.石化,汽车,建筑业等

  C.商业,服务业等 D.科技,通信,信息等

  188.可持续发展强调

  A.经济快速增长 B.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189.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

  A.把发展加工业放在首位 B.把发展支柱产业放在首位

  C.把发展服务业放在首位 D.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190.在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比例,效益三个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速度 B.比例 C.效益 D.比例和速度

  19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A.市场活跃 B.持续高速发展 C.比例协调 D.自然资源丰富

  19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应以

  A.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为中心

  C.增强综合国立为中心 D.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9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9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经济是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制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成人高考资格查询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成人高考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